护理风险论文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10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护理风险论文篇1
随机收集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900例,男533例,女367例,年龄22~74岁,平均(48.11±2.29)岁。收集风险管理后(2014年1-8月)住院患者900例,男547例,女353例,年龄20~75岁,平均(48.24±2.33)岁。风险管理前后所选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风险管理培训: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参与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措施、职业教育等,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其服务意识,树立起“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分层次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其法律意识,并增强其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将护理风险管理作为日常护理项目。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积累临床资料、不定期开展临床检查以及护理查房,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训,准确识别、评价并处理风险问题,如输错血、用错药、患者摔伤、褥疮以及导管脱落等。加强对护理薄弱不安全因素的筛查及评估,寻找避免或者控制风险发生的方法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③风险管理的实施:a.组建风险监控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风险监控小组,主要职责为分析、评估并预测潜在风险,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b.侧重风险点管理:针对急诊室、手术室等医院主要风险点,一旦发现风险应迅速处理。c.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d.落实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并建立标准化风险防范和抢救措施。e.纠纷处理:及时回应并妥善处理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类疑问,对于其不满以及投诉需迅速做出回应以及协调处理。
评价标准:①护理综合质量:定期对各科室开展护理综合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急救药品及器械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护理“三基”理论以及技术操作考核等,总分100分。②护理投诉事件:统计任何原因所致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并投诉至科室负责人处、护理部或者医院等事件。③风险事件:统计在开展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输错血、用错药、患者摔伤、坠床、褥疮以及导管脱落等。④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开展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风险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较风险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见表1。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风险管理前,综合护理质量评分(91.09±3.15)分,开展风险管理后,综合护理质量评分(97.16±2.62)分,风险管理后较风险管理前显著提高(t=44.445,p<0.05)。
三、讨论
建立健全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采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办法,实现护理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法,方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涉及患者众多、病情复杂,故强化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实践技能非常必要。通过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将护理风险管理纳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护理质量,还可更好保护自己并维护患者的权益,降低患者投诉率。我院自2014年1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措施为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组建风险监控小组、全面提高护理水平以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结果显示,患者的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较开展风险管理前显著降低,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综合质量评分较风险管理前显著提高,提示在日常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具有显著效果。
护理风险论文篇2
1.1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
护理部研究决定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并且任命icu科室的护士长为风险管理组的组长,分配给各个组对应的执行任务。依据风险管理制度的程序,对各个小组组长间的职责以及标准进行明确,例如质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仪器维护等职责的负责人,各个组长同管理组长共同完成往年护理风险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进行整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和避免。按惯例对风险管理例行每周一次的检查,每月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一次会议总结,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提升icu病房护理工作者对于风险因素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护理工作更顺利的开展。
1.2制定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对icu病房的各个管床护士的护理风险防范的职责加以明确,提升辨别护理风险的能力以及对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的能力;各个护理小组的小组长每天都必须对自己组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积极、及时、准确的进行整顿和改正,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管理组的组长必须监测icu病房危重症患者、对其发病的时间点、重点护理环节等相关联的环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在会议上对于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1.3辨别护理风险
对icu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者的护理风险评估能力进行提高,对可能存在的及已经发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并且针对收集整理的历年icu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护理质量进行有建设性的反馈,辨识icu病房护理风险因素,例如患者的病情性质的分类,是急症、重症、危重症以及仪器的监管问题,护理操作的规范化问题,以及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1.4合理调控风险管理
强化理论知识及考核指标:针对icu病房的护理工作者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训练计划,每个月都对其进行风险管理的教育,主要涉及icu的基础业务培训工作、仪器设备的使用、护患间的协调沟通技巧、icu护理的理念、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等方面,强化护理工作者更准确及全面的认知风险管理,提升护理工作者对高风险因素意识的认知及培养处理应急反应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实现预防及避免风险因素的发生。对护理质量的考核因素进行逐步的完善,培训以后进行定期的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考核,针对理论及实践进行考核,将考核的成绩同绩效联系在一起,帮助icu护士提升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技能,完善护理流程:强化icu病房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技能水平,规范护理操作及流程,减低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因素,护理工作者经过风险因素的辨识及评估的培训以后,帮助icu护理人员掌握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的要点,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形态、瞳孔、四肢等生命体征,正确的监管仪器设备是否通畅、连接是否正确等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擦拭、整理,保证仪器设备在正常的状态下,对于抢救药品、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避免出现过期、损坏等现象的发生,避免耽误抢救的时机,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
2.结语
针对icu病房的危重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预防的护理机制,做好预防护理风险因素的措施及完善应急处理的措施,对大出血、窒息等患者采取输血、维生素等合理的治疗手段,若是风险因素存在,必须快速做出应急处理,及时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记录保证详细、完整的对每项护理操作进行记录,客观、真实的反映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的每项操作,如患者什么时间进行手术、检查,病情的变化、护理方法等内容,作为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的依据。若是抢救发生时,抢救结束以后必须及时将医嘱及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培养医护工作者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icu患者病情发展快,有效准确的跟家属沟通可以帮助患者家属更准确快速的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状况及风险,减低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该文通过对icu病房进行风险护理管理,从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提升评估风险护理的能力及提升辨识风险意识护理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强化icu病房护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扎实理论学习知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文书处理的完整、真实性,以及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提升患者及家属同医护工作者间的交流及沟通,并且对风险护理进行监督,提出由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减低发生护理差错的概率,改善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风险论文篇3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儿科住院的患儿8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60例,女360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5.6岁。同时收集我院2012年3-12月住院患儿79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0例,女340例,年龄2~14岁,平均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记录、护理文书的书写,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内容:把全科护理人员均作为风险管理对象,并对风险事件进行界定,将管路脱落、压疮、护理意外、护理给药错误等均视为风险事件,对发生风险事件的人员立即进行通报批评,并与绩效挂钩,定时召开护理会议,针对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防范类似事件发生。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组织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和护理业务查房。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工作中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树立工作责任心,完善工作流程。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0.36%,其中给药错误1例,管路脱落1例,意外伤害1例,患者满意771例,满意度94.0%;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27%,其中给药错误3例,管路脱落2例,压疮2例,意外伤害3例,患者满意677例,满意度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用药安全,正确执行医嘱;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与协调,保证每项操作规范执行,认真完成巡视并做好记录,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规范护理记录,保证记录信息的完成、准确,以动态反映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因此,应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遵循护理记录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原则,规范认真地进行护理书写,突出专科特点。加强护理文书的绩效考核制度,科室护士长负责每周不定期检查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情况,科室质控组每周检查1次护理文书,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整改,提高护理人员的文书书写质量。应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识别,护士长应对护理工作者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隐患采取前期控制管理,及时更新、细化操作流程,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安全。管理者对于护理风险事件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发现、教育和干预的过程[2]。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前提前预测并采取预防手段,只有早期识别和评估护理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护理工作中会出现对患者评估不全面,遗漏有价值的护理资料,或患儿住院期间走失、坠床、误吸与窒息等,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优质护理服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护理风险管理贯穿于护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预防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是提高评估和沟通技巧:研究表明,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风险管理及沟通技巧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医务人员对评估和沟通的重视度,增强风险管理认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0.36%,其中给药错误1例,管路脱落1例,意外伤害1例,患者满意771例,满意度94.0%;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27%,其中给药错误3例,管路脱落2例,压疮2例,意外伤害3例,患者满意677例,满意度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评价提升,各类风险事件和儿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护理风险论文篇4
1.1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1.1护理技术水平低下:
护理人员工作经验有限,工作技能不足,可能导致其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出错,从而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护理技术水平低下主要体现在操作不熟练、护理不规范等方面,其可能因操作失误和护理不及时,而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或引发护理并发症等不良情况。此外,护理技术水平也影响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不听从护理人员安排,造成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护理失误,从而引发患护纠纷。
1.1.2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有效沟通、风险认识等方面。恶劣的工作态度能够直接影响护理工作,导致发生一些本来不应该发生的工作失误。护理人员的沟通态度是否良好、沟通是否有效及时,也极其重要的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而且如果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认识不够,极易导致护理人员,从而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伤害。职业素养不够还体现在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培训的不重视和不积极等方面,这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无法提高护理质量。
1.2医院方面的因素:
医院方面对护理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上,其中医院对人员、医疗设备、医院环境等的管理占主要作用。护理人员如果不清楚自身的工作职责,容易遗失掉某些必要的护理操作,造成护理风险。医疗设备障碍、老化等问题能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引发一定程度的护理风险,这就要求医院及时进行设备的检查、更新。医院环境、卫生等也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护理质量,造成一定的护理风险。改善医院卫生能够减少院内感染,并直接影响到护理效果。医院环境的安静、祥和能够有益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
1.3患者自身的因素:
护理风险的发生也与患者不听从护理安排、不重视护理嘱咐等密切相关,患者的积极配合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同时患者的文化水平程度也影响着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文化水平高将避免患者出现好心干坏事的情况,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护理过程中,患者若因自身原因,隐瞒了药物使用实情或没有告知护理人员真实的用药禁忌,一旦护理人员职业疏忽,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种护理风险是由医护人员和患者两方所导致的,但患者占主要原因。患者自身因素在临床上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得到有效的管理,就能降低护理质量风险。
2护理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2.1增强护理风险认识: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和法律法规常识等,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对护理风险的重视和防范。对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要求其及时与患者沟通,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的告知患者。风险认识需要护理人员在遇到护理风险时,及时进行风险事件呈报,以便医院了解风险情况,为所有护理人员提供临床风险处理意见。提高护理风险认识,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能够更认真、更专业的对待护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2.2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技术的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以便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所有培训应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培训师,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的护理操作、常用与关键性的护理操作、急救知识与操作等,在培训过程中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细节的讲解分析。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场景设计或角色扮演,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质量风险的发生。
2.3完善管理体制:
人员方面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医院应该对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规范化管理,使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有条有理的进行护理工作。除了明确护理工作者的主要职责,还应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监督。只有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同时为新入医院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础,减少医院总体护理质量风险。对有潜在风险的仪器、设备等制定详细的检查制度,以便从管理上防范护理风险。医院也应对医院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管理,以便为患者及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应根据医院情况、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反馈,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
3讨论
护理风险是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的一部分,目前患者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越来越低,医患纠纷、患护纠纷越来越严重,在这种社会现状下,医院更应该对临床护理风险进行规避。医院护理风险管理首先应对临床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再从根本上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护理质量风险管理不仅是要对护理风险做到防范于未然,而且要重视风险的及时处理和纠正。护理风险在临床上有些是人无法控制的意外因素,但大部分是可控制的。护理质量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方面它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与医院的纠纷,另一方面它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并且有利于医院形象的提升。护理质量风险管理要求尽可能的避免可控因素下的护理风险,并对不可控因素导致的护理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的,其要求护理人员从细微处着手。综上所述,医院护理工作中,只有从临床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降低护理医疗风险,达到提高医院形象、增加医院知名度的作用。
护理风险论文篇5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心内科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多,病情重、变化快,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心内科护理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针对这一特点,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认真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风险因素分析
1.1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者,护理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护士自身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会造成责任风险。如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仓促,“三查七对”不仔细,医嘱查对不认真;一级护理未按规定巡视;夜班值班时无菌操作不戴口罩等,是导致差错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护士习惯于按医嘱被动工作,被动应急传呼,较侧重完成有形的操作性工作,而忽视了病情观察等无形工作,对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2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不够
心内科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自然无法为病人提供必需的护理。此外,护士对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的使用欠熟练,以及对各种恶性心律失常不能及时识别,会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法律意识欠缺
护士不能与病人及家属达成有效沟通,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告知质量不高,是导致护理纠纷或投诉的主要原因。护士的法律意识薄弱,护理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用同一笔迹重抄等,是导致护理纠纷的另一因素。
1.4心内科病人特有的高风险性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均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一些诊疗措施如溶栓等也存在高风险性;生活习惯改变:病人不能适应患病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卧床大小便、活动限制等,加之大多数病人年老体衰,伴有浮肿,发生压疮、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的可能性高。
1.5环境因素
由于地面湿滑、噪音大、病房加床多等环境管理不善引发风险。
二、防范对策
2.1重点抓好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是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保证。教育护理人员认真坚持工作原则,遵守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要及时汇报,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或措施;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严格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另外,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等特点,若发生上班有遗漏的工作内容,接班者要及时弥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2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护士应急能力
严格执行护理部制订的护士培训计划,尤其是对新分配来的护士,根据科室特点,制订岗前培训计划,逐项培训、考核;通过晨会提问、业务讲课、疾病护理查房等形式学习护理新知识、新进展。进行护理急救知识和技术的教学,针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讨论,剖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利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找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人人都有防风险意识,班班都有护理防范重点,使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都在护士的监控和预料之中。
2.3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有效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矛盾和纠纷。护士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学会倾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尤其在实施溶栓、有创诊疗操作等高风险操作时,以适当的方式和语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治疗措施,既要让他们全面了解治疗的目的、效果、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意外,又不能让病人过分担忧紧张,以免加重病情。护士要充分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尊重理解病人,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2.4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讨论、分析,使每个护士都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要求护士必须从法律高度严肃对待护理文书的书写。观察病情要有预见性,记录要及时准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医护记录矛盾。护士长每天检查各项护理记录,禁止随意涂改,同笔迹抄写。
2.5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对于危重患者,尽量调至易于观察、接近护士站的病室或急救室内;对于神志不清、小儿、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床栏,并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如暖瓶、锐器等,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
三、讨论
心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死亡率高的特点,护士若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尤其在医疗安全被广泛关注的今天,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护患双方共同的目标。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我科的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正在不断地增强,护理满意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参考文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护理风险论文范文
2022-11-10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