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8 13:48:25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范文篇1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快感,生理快感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性功能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性功能,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百家讲坛范文篇2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快感,生理快感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性功能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性功能,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百家讲坛范文篇3

关键词:《百家讲坛》叙事视像化

《百家讲坛》作为中央十套的社教类节目,从2001年7月创办至今,前后经过三次调整,换了三任制片人,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节目形态,收视率也跃居前列。学界对《百家讲坛》成功的原因作了较多的探讨,认为成功的内容定位、受众定位等因素带来了节目的成功。笔者认为《百家讲坛》的成功还在于其采用了视像化的叙事技巧,契合了电视这一大众文化载体的传播要求以及普通受众的接收要求。

一、叙事与视像化叙事

叙事,一则故事(虚构的或真实的)组织成前后相继的事件时,制约这一过程的手法、策略与惯例:“然后如何如何”。通俗地讲,叙事就是结构故事,使故事成为一个完整文本,以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一种方法。在叙事中,叙事的结构手段受到专业化符码的制约,专业化符码决定着每个故事的某种结构、顺序及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叙事的结构手段不是任意的,任何一个非虚构故事的叙事必须考虑专业化符码的特性。比如电视的叙事受到电视的专业化符码(声音、画面)的制约,广播叙事则受到声音符码特性的制约。

视像,不是“视觉图像”的缩写,而是指随着现代电子传媒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视与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的,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立体或平面的视觉艺术形象。视像化叙事是指利用电子传媒技术,通过声音、画面等专业符码进行的叙事。

二、《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及作用

1.影视片段、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的运用使节目更具感官冲击力,促进了内容的理解接收《百家讲坛》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插入了影视片段、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这些视像符号作为文本主体——主讲人讲述视像的有益补充,起到了如下的作用:

(1)丰富受众的感官,营造视像新鲜感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长时间的将视觉、听觉集中于某一视像符号,容易产生视觉、听觉疲劳。为了避免电视观众产生感官疲劳,电视视像符号必须保持流动性,即通过摄像机镜头的变动、各种视像符号的转换营造视觉、听觉新鲜感,从而吸引、留住受众的感官,这是由电视媒体的物理特点决定的。

传统的讲座发生空间(报告厅或教室)是固定的,主体(讲座人)也是固定的,听众的视点也相对固定。这种固定空间、固定视点要求听众在听讲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普通电视观众所缺乏的。如果电视文本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物场景,那么节目很难长时间吸引观众。《百家讲坛》运用影视片段、flash等流动视像符号丰富了受众的感官,通过新鲜、流动的画面元素成功地避免了受众的感官疲劳,吸引了受众注意力。

(2)营造电视后现代文本的传播语境,促进观众对文本的理解。

语言学家雅各布森认为“信息”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交流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代码和接触手段。换句话说,“意义”存在于全部交流行为中。由于任何语言都包含一些其本身没有精确意义的语法因素,并由于这些语法因素对它们的语境十分敏感,导致意义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语言的使用者对词语与结构的选择,深受语境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传播语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因此,文本为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传播语境的营造。

《百家讲坛》作为一类普及性的文化讲座节目,主讲人多为文化精英,受众则多为普通电视观众(不是大学学生),这就存在一个学术性与大众性的内在矛盾。这就要求《百家讲坛》必须重视营造文本的传播语境,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讲座中插入视频、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可以营造讲述文本的传播语境,在形象化的传播语境中完成文本内容的接收和理解。如《明亡清兴六十年之开铁失守》通过视像片段,再现了金戈铁马的残酷战争场景,这种形象化的传播语境引导并促进了观众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

2.字幕的恰当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电视字幕,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图表、ppt等。从形式上看,它又是一种完全的文字系统,由屏幕体现,是供人“看”的,通常又是与语言相分离的接收系统。电视字幕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视的图像、声音等一起,组成了一种共时空的多信息渠道传播符号,它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能从视听两个方面强化重要信息,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明晰性,减少听觉的误差,减少不必要的解说时空,还对某些视觉部分起强调作用”。在《百家讲坛》中,字幕的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1)字幕的说明作用

《百家讲坛》作为学术讲坛节目,面对的是普通的电视观众,为了理清人物、事件关系,更好地讲述文本,单靠讲述人的口头讲述是无法做到的,必须求助于字幕,通过字幕理清人物、事件关系,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容量和质量。

如周思源先生在《孰优孰劣话黛钗》中就有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做诗数量的对比;纪连海老师在《纪晓岚身世与特异功能之迷》中,有关纪晓岚与和绅年龄的对比图表。通过这些对比,双方之间的差距变得一目了然。又如曾国平在《你的情商有多高》中引用岳飞的《满江红》时,岳飞的生平就用一组字幕打出来;出现康熙画像时,旁边会打出说明文字如“康熙朝服像”,这些都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强调性字幕给予读者的文字解读权

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强化,使观众对所叙述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强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出内容的精要打成字幕,观众从阅读中直接了解其信息内涵;另一种是通过对解说的重复来加强意义的感受程度,造成强化效果。

《百家讲坛》中主讲人引用的历史文献或总结概括性的语言,通常会用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对字体的颜色和背景进行修饰(如字体的飞入飞出、旋转、增大显示范围、改变字体的颜色、用特技给字体添加光环等)进行强调,增加了受众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对文字的解读权,给观众以深度思考的空间,这有助于观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阎崇年老师在《明亡清兴六十年》、《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中,列举的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九种不满以及《大义绝迷录》列举的雍正的九种罪状等的字幕,不仅复述了主讲人的原话,更让受众有了文字读解的自由,克服了口语传播的转瞬即逝、无法引起深度思考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读解诠释的权利。

3.画外音调整叙事节奏、设置悬念的作用。

画外音,即解说声音,是电视播音员播报文字的声音,其文本表现为解说词。它是一种附加于视像之外的声音成分,被称为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按照石长顺先生的观点,画外音主要起到补充画面不足、表达思想感情以及连接换面转场等作用。

《百家讲坛》是一类文化讲坛节目,它必须适应电视的视像化传播特点。画外音在《百家讲坛》中不仅起着补充作用,还在引出主题、设置悬念、调整节奏等方面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画外音在文本的结构方面起得作用甚至超过了主讲者。

(1)通过画外音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

成功的叙事总是从起始就能紧紧抓住受众的心弦,而且在叙述过程中,也通过悬念的设置吸引保持受众的注意力。小说叙事讲究设置悬念,电视文本因为受众注意力的缺乏,更要注重悬念的设置。电视文本设置悬念的手段是多样的,画外音就是一种设置悬念的方法。《百家讲坛》通过运用画外音起到了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推动文本叙述的效果。

以《王立群读史记——借刀杀人》为例,节目起始的画外音这样叙述:

上一集讲到,在主父偃当齐国国相时,齐厉王自杀了。加上赵王告发主父偃接受贿赂,主父偃被投入狱中。爱惜人才的汉武帝本不想杀了主父偃,公孙弘却别有用心地站了出来,他暗示汉武帝如果不处死主父偃,天下人就会认为是汉武帝为了将齐国的封地收回,故意指使主父偃逼死了齐厉王,那么公孙弘为什么极力主张处死主父偃呢?汉武帝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吗?主父偃能躲过这一劫难吗?

这段画外音首先引出了本期讲述主题——借刀杀人,即公孙弘借汉武帝之手除掉主父偃。其次设置了四个悬念。悬念一:在公孙弘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主父偃会是唯一的刀下冤魂吗?公孙弘除了陷害过主父偃还陷害过谁?悬念二:公孙弘作为丞相,权倾一时,他为什么会介意小小的主父偃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公孙弘下定决心,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呢?悬念三:汉武帝是位绝顶聪明的君主,难道他没有看穿公孙弘借刀杀人的诡计吗?汉武帝到底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处死一个他非常欣赏的人呢?悬念四:冷酷的汉武帝偏偏对公孙弘一直非常宽容和宠信,公孙弘为人处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他能一直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呢?公孙弘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呢?这四个悬念,环环相扣,使得文本叙事层层推进,也使得节目极富层次感和深度性,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兴趣。

(2)调整叙事节奏,情节跌宕起伏。

叙事节奏也影响着受众对于电视文本的接受,优秀的电视节目总是不断的转换叙事节奏,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推进。电视文本调整节奏的手段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情节的设置来调整节奏,也可以通过画外音来调整节奏。《百家讲坛》通过画外音的插入,调整了叙事节奏,使观众注意力张弛有序,促进了受众对文本的接收和理解。公务员之家

据笔者统计,在《百家讲坛》每期40分钟的节目中,除去开头和结尾的画外音,节目中还平均使用了4次画外音。这些画外音或总结上段内容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表面上看画外音的插入使节目分成了几个部分,但整个文本叙事却是一气呵成。叙事节奏的张弛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的感官,让观众于张弛的节奏中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接受。

百家讲坛范文篇4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快感,生理快感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性功能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性功能,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百家讲坛范文篇5

论文摘要:《百家讲坛》是央视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的一档学术性文化电视节目,其迅速跨越市场导入期成为一档热播节目。这是一档低成本制作的精品栏目,节目利用悬疑制造卖点,学术明星与节目品牌的打造不但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增值并且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元化的成功经营模式值得重视。

电视节目的生产可以被视为一个工业化的流程,从整个流程来看,如何使其平稳、高效运转,是保证电视媒介经营的关键。随着媒介生产质和量的提高,电视节目便具有了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

《百家讲坛》是央视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的一档学术性文化节目。去年5月,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使本来并不被看好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一路飙升,最高收视率竟达0.57%,一跃成为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可以说是市场规律引导《百家讲坛》走上了这一步,使其能够迅速跨越市场导入期,成为一档热播节目。其运营模式值得重视。

一、低成本制作精品栏目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主创人员不过十几人,看上去是一个画面单调,类似于课堂授课,只让专家学者讲讲文史知识,用低成本制作的电视节目而已。然而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节目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收视率从0.05提高到0.32,是10套节目进步最快、收视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栏目。一个在“睡眠时间”创造高收视率奇迹、中午播出的讲座节目,能有这么大影响,到底为什么?是什么力量成就了这样一档低成本运作的精品栏目呢?

媒介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①这就使得媒介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必须考虑成本投入与最后收益。《百家讲坛》的节目形态是一种实用的,以功能传播为主导的节目形态。其视听读语汇形成的织体构成了故事传播与节目思想传播的基础与依托,这种功能性节目形态是媒介产业化大背景下模式化节目运营不可缺少的基础。它一方面用很少的资金控制住全国的热播资源进行简单的后期合成,避免了制作复杂的自拍节目质量因题材含金量变化、因主创人员的变更等原因而产生波动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消耗性用品用量下降,采购成本资金降低,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对自有资金的支出,体现了一个媒体对资金的利用能力,而分析支出回报的结构可以看出一个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判断其对市场的控制力和驾驭力,因为资金的支出总是按照收入预期--支出资金--运作调整--获取收益等环节来完成的。

毋庸质疑,随着栏目末位淘汰制的实施,收视率已经成为各电视栏目的“生命线”,电视栏目间的收视率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发挥主创人员的潜质,制作出电视精品,最大程度地提高节目收视率,成为摆在各栏目面前的当务之急。为应对收视率对节目的挑战,《百家讲坛》编辑三组曾提出“收视率是根本,节目质量和进度是保障”的口号和目标。围绕收视率是电视节目整合营销的具体体现,以节目质量为保障也是媒介竞争中精品策略的独特做法,其以策划和编辑为工作重点的工作方式,其依托热播通俗剧和讲故事向文化层面升腾的传播能力,对全国的主流人群的较强吸引力以及低成本精品策略值得我们重视和尊敬。做一个大众喜欢的教学栏目正是低成本强化管理运营模式的典范之作。

二、利用悬疑制造卖点

媒介经营理论认为电视节目在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一种特定阶段的产品样式,因而在传媒市场运作的过程中,首先以能否吸引受众为衡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说过,“悬疑永远都是电视的基础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的未卜,悬念链的生成。”

《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也深知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有多残酷,“电视不像课堂,如果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睛和耳朵,观众手里的遥控器会毫不客气地把你换掉。”②《百家讲坛》恰恰是找准了这一吸引受众的关键性卖点,正如其制片人万卫的制作理念:“在节目的编排上,我们加入了‘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百家讲坛》不再平铺直叙。”《百家讲坛》基本上每一期讲座都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话题由头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看似单调的讲述中有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播电台播送的评书连播是它暗自模仿的母体形式,评书连播培养了急于了解故事和人物命运全部的接受习惯,把这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评书式的中断方式加以利用,让人们在情节的期待状态中欲罢不能,为整档节目的不断延续开拓了市场。

“信息化时代的短缺资源并非是信息,短缺的是我们加工、编制这些信息的技能,以及能否确保信息的独特性,从而夺人眼球。”③《百家讲坛》独有的信息加工能力最终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增值

二十世纪,商品化、技术化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社会的两个最后堡垒——大自然与文化生活,也不例外。文化产品是否可以批量生产,成功地加以销售,在这个问题上,显而易见,现代社会炙手可热的电视媒体恰恰起着重大作用,占据着关键地位。既然媒体的受众同时就是文化教育的消费者,那么,利用媒体所提供的这一机遇去诱导大众的消费,促使原本“窄众传播”的传统文化扩大覆盖面得到资源增值,岂非顺理成章。

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习惯消费着文化产品,在此,我们不妨把观众的文化消费习惯看做是一种资源,资源性的文化消费习惯与电视节目在一定时期的形式特征显然有着某种同构关系。现实人文资源的现代化转型,对于推进传统人文学科与新媒介技术的结合,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讲座的成功使《百家讲坛》认识到,观众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古典名著较为热衷,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自己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将会越来越感兴趣。看来,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成就了《百家讲坛》今日的火爆。这些深厚的积淀使其在传媒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占有特殊资源的优势。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这是《百家讲坛》所追求的。这里的史学家们不再让人感到居高临下、高深莫测了,他们口中的人物也还原成了普通人,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伟大也可耻的人,这在以前的历史课堂和教材中,都是很少见到的。曾在《百家讲坛》多次“露脸”的作家刘心武这样评价道:“《百家讲坛》不仅往‘百家’去想,更往‘百姓’方面想,在‘百家’与‘百姓’之间寻找衔接点,一旦找到,便认真焊接,使这档节目有了让偶然点到的观众滞留的吸引力,并逐渐培养了一批‘回头客’,使他们从‘偶然邂逅’,变成了‘长期相伴’的热心观众。”

专家们不摆学者身价,主动让大众与传统精英文化知识体系“对接”。这种学术与民间的对接意识是组织内部的集体智慧,它并不是一种通常的理性知识形态,而是一种超越知识之上的温情和真诚的理解。传播学讲求传播的最高目标是传通,传而不通是传播效率低下的表现,电视文化栏目的这种传播形式充满了人文化、人本化的新型观念在里面,同时包括了热情和思想。这种非理性形态的智慧,构成了传媒产业的基石,是一个组织的根本储备资源。

四、节目品牌的打造

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品牌经济。我们如今已告别了媒体短缺的时代,面对众多的媒体,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媒体需要培育地域基础、受众基础、品牌的知名度,培养受众阅读、收视的习惯和忠诚度,而同时还要面对已有一定受众基础和品牌知名度的媒体的竞争。只有那些长期坚持重视节目质量,关心群众,关注社会热点,提供满足人们共同需要、共同兴趣的信息的媒体才能长久地生存,才能成为成功的媒体。而成功媒体的外在标识就是品牌,品牌是媒体过去节目质量的成果展现,又是未来节目呈现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市场,就是人才,就是财富,就是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媒体产品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形象。”④《百家讲坛》直言不讳地提出“打造学术演讲明星”的口号。整档节目播出的过程是造星的过程,其通过语言表达的节目形式使人成为学术明星。所以进入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不但学养深厚、平易近人且又善于表达,一位演讲明星本身就是一期栏目的标识,这种学术明星的培养对于节目品牌的打造是大有裨益的。

媒介的品牌往往是资本实力、产品赢利能力、可信度与号召力的代表。央视十套已树立了其文化教育媒介的品牌,《百家讲坛》成为央视的品牌之一,这样的节目往往更加注重媒介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更着力于自身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的塑造,更谨慎地履行社会责任和承诺。节目当中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负责的媒介代言人,又往往成为舆论的引导者、时尚潮流的推动者。

五、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

广告是传媒业最重要的增值性产业,也是直接能从媒体规模经济之中获得巨大收益的部分。具备规模的媒体拥有巨大的受众群体,媒体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高,能极大地提升广告的覆盖面和公信力。电视节目以收视率占领市场份额,依托广告经营获取利润,《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其节目的成功吸引了与之相呼应的贴片广告,央视又对这档精品栏目的广告进行了选择,尽量在赢利的同时使广告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

面对信息产业多元化的时代,各大媒介都在寻找协作媒体,结成战略联盟拓宽经营渠道,媒介产品的成功一定会为媒体产业的多角化经营助一臂之力。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行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隆重推出《百家讲坛》系列音像制品,合力打造人文精神家园。另外电视媒体还互动纸质出版,《百家讲坛》联动图书的巨大价值被挖掘出来,“保护品牌,多方共赢”的口号被明确提出。再加上节目精选系列vcd光盘制品,《百家讲坛》一个小小的电视栏目对当前出版界的拉动效应令人瞩目。以阎崇年的一系列讲座为基础扩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于2004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后,两个月内重印五次,累计印数达到七万册。目前在北京地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居第五位。可以说,《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直接影响了文化市场。阎崇年和刘心武的书在图书销量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易中天的书《帝国的惆怅》是《新京报》学术图书排行榜的第一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长杨瑞雪说她们社“面临专业图书的高水平竞争,动脑筋、想办法就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借助媒体,因为在媒体上过的雏形图书已经受过一次市场和读者的考验。”⑤

新时期的媒介经营者们需要不断探索文化产品的质量、文化产品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及文化产品在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意义之类的问题。“东方文化的复兴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是人类走向新世纪的两大重要事件。”⑥《百家讲坛》的经营模式恰恰找到了文化复兴与发展媒介经济这两者最佳的契合点,这也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百家讲坛》如何酿造“好酒”央视国际

③程士安,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探源[j]上海,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④肖景辉,范以锦:拿什么铸就品牌丰碑中国媒介经济研究网2006-7-26

百家讲坛范文篇6

正因为它具有两类节目的交叉性质,所以它才独立成为一个特殊的栏目,拥有它独有的受众群体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功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学术性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1.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

“精英”一词是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就是这些关注社会发展和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而“文化精英”是专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的群体。这些文化精英具有合法的学术地位和严谨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适合担当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且传承着自古以来的文化精英们所肩负的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

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够满足公众获得感性愉悦需要的日常文化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地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专业的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技术正突破以往狭小的象牙塔,力图走入更为广阔的大众文化领域里,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使许多科技发明不仅用于国防工业、医疗卫生、电子技术,还正在通过产品和商品的形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里,成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产品或精神象征,如宇宙学知识、遗传学知识、纳米技术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公众具有更高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学术性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公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渴求,因此,学术性节目也就有了巨大的市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学术性节目比起科学教科书来说,它不是以冰冷、坚硬的专业教学的面孔出现,而是将硬性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软化成了非专业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知识,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将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通俗化、形象化,再通过电视媒介这个载体,结合高科技的电子手段和动画技术,将其传导给希望获取现代化学术知识的公众。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科学节目《探索?发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探索?发现》是一个以地理发现、考古发现、科学发现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性极强的栏目,其所探索的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它所传播的既是学术界的专业知识,也是关乎到人类发展的重要知识。比如在“人类的起源”这一组节目中,所讲述的其实是非常专业的人类学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教科书的形式去传播人类学知识的话,其涵盖的公众面积会小得多,公众的接受程度也会低得多,但通过电视为媒介所传播的人类学知识,以其真实的考古实物和考古场地的实境拍摄,将生硬的文字教科书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和带有情节的解说词,使“人类的起源”的学术知识迅速、有效地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公众群里,并带动了公众对此类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又如在“宇宙大爆炸”一组节目里,介绍的更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所熟知的关于原子、奇点、恒星、黑洞、宇宙大爆炸等专业性极强的宇宙学知识,但在专家们生动的解说之下,再配上完美的三维立体制作画面,宇宙学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接。

2.提升了电视节目中的高雅文化气息

2005年前后,中央电视台一个几乎处于被淘汰边缘的学术节目——《百家讲坛》骤然成为全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所播出的节目引起了全国观众的极大关注,而其推出的若干期节目的主讲人也迅速地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学术明星。《百家讲坛》是一个没有华丽的舞台背景和更多的媒体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的栏目,它完全依靠知识本身的魅力,而在《百家讲坛》出现的也多是某一领域里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的出现决定了《百家讲坛》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感召力,其传播的学术内容也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焦点,也有利于听众与专家之间的直接沟通。以《百家讲坛》中播出的老子的《道德经》为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更是以往学术界的专宠和少数专业人士涉足的精神瑰宝,其精神内涵之丰富、其语义文字之难懂也就可想而知。《百家讲坛》所开设的“道德经”、“易经”、“论语”、“黄帝内经”的讲座,无疑是一组品位极高的国学系列讲座,它使生活于国学边缘或外延的人群也有了享受高雅文化的机会,从而修改了人们把电视仅仅看成是休闲娱乐渠道的传统看法,此节目所引起的关注则更加说明公众对于高雅文化的学习热情。更有一个侧面的例子可以证明高雅文化在公众心中的地位,那就是发生在《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阎崇年身上的“掌掴事件”,虽然这一极端的做法应当受到指责,但却从反面说明公众对高雅文化一样的关心、一样的动情、一样的激愤。于是,受公众的热情所鼓励,各种学术性节目本着“学术一样让你听懂”的宗旨,带着一种求索、谨慎而又顽强的敬业精神,纷纷在电视媒体这个平台上展示着学术的魅力和思想的高度,同时也开始了学术性节目不平凡的行程。正如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在《为意外的成功作序》中所言:“由于预见到这样的节目可能会因为没有观众而失去广告商的青睐,最终导致节目自生自灭,于是我们创办这个栏目之初,多少带有几分悲壮。”但这种悲壮的探求最终换来了公众的认可,也换来了电视节目中高雅文化品位的进一步升华。四川大学研究生史挺在他的论文里称赞说:“它(《百家讲坛》)的兴起,带来了中华古老文明中早已被人遗忘的故事和精神,使几乎被金钱腐蚀和商业拥抱的中华大地上开始有了新鲜的火种和在远古记忆中温暖而动人的气息。”

3.提升了社会各领域对学术知识的利用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电子化传媒时代,在中国,电视作为一种拥有数亿公众的强势媒体,在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导向方面的作用堪称一呼百应,无与伦比,电视早已成了教化民众、提倡新生活新理念的最好平台,也是作为文化精英的现代知识分子表现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生活的权威解读和价值取向的最佳平台。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通过《百家讲坛》这一平台成了公众耳熟能详的学术明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精英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但使某一学科的知识引起了更多公众的兴趣,更使得这一专业知识的使用价值得以迅速扩大,使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机会大大增多。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于丹的“论语”讲座。《论语》本是产生于春秋时代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观念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受到后世学者的强烈追捧,北宋宰相赵普创造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精辟之语,更把《论语》捧上了政治教化的高度。而《百家讲坛》里于丹对于《论语》的精彩演绎,更把孔子的智慧讲得悬念迭起,把一个原本古老而远离生活的思想体系演绎成了鲜活的、与现代生活密切对接的智慧之源和生活宝典。在于丹的旁征博引之中,公众重新认识了《论语》的价值,也认识到了国学的价值,从而掀起了各行各业读《论语》的热潮,这从于丹在中关村签名售书时,读者排队至十几里长的盛况就可以得知。同时,因为《百家讲坛》中关于《道德经》的讲座,掀起了全民对道家始祖老子的热情,许多城市的公交车里出现了老子和“道德经”的宣传画,许多中小学开设了国学课程,并要求学生齐诵“道德经”,也推动了“国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小学课堂的步伐。而《百家讲坛》关于《黄帝内经》的讲座,也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讲解得头头是道,乃至于《黄帝内经》这门古代医学专业文献迅速地推广至全社会各个人群中,带动了全社会对于中华医学文化的关注和钻研。而目前正在不断延伸的对于《弟子规》的研究热情,也与《百家讲坛》的《弟子规》讲座有关,据说目前有许多企业家正在把《弟子规》作为自己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根据《弟子规》制定本企业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本企业职工的言行。由《百家讲坛》所掀起的国学文化热,直接带动了出版业、旅游业及多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关于《论语》类书籍的发行已突破150万册,根据《百家讲坛》的模式而设计的国学教育软件正在各大书店热销,这些学术性节目在创造了国学热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提升了学术知识的美感效果

电视学术性节目讲解的多是与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纯学术内容,要想更生动、浅显地了解这些学术知识,就要调动多种电子手段,适当地加入一些动画制作和电脑技术,而这正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所在。动画制作手段使学术性节目中抽象的物质变成了眼睛可以看到的图像,从而满足了公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如《探索?发现》中讲到的许多宇宙中确实存在,而人的眼睛却看不到的物质,如粒子、光速、黑洞等;如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古代的战争场面和灾难场面等,涉及这一方面内容时,电脑制作的画面能够重现和还原历史画面,或者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受众对传播内容可闻、可视、可感,并通过生动的画面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如在“宇宙大爆炸”节目中,大量关于宇宙运动的场景都是通过动画手段来完成的。这些高超的动画手段不仅展示了科技的魅力,也赋予了被摄主体丰富的色彩、曼妙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同时根据需要实现声、光、电、影的补充表达,营造了神秘的变幻莫测的宇宙世界。在生动地传播学术知识的过程中,节目的美感效果也大大提升。

百家讲坛范文篇7

正因为它具有两类节目的交叉性质,所以它才独立成为一个特殊的栏目,拥有它独有的受众群体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功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学术性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

“精英”一词是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就是这些关注社会发展和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而“文化精英”是专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的群体。这些文化精英具有合法的学术地位和严谨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适合担当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且传承着自古以来的文化精英们所肩负的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

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够满足公众获得感性愉悦需要的日常文化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地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专业的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技术正突破以往狭小的象牙塔,力图走入更为广阔的大众文化领域里,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使许多科技发明不仅用于国防工业、医疗卫生、电子技术,还正在通过产品和商品的形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里,成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产品或精神象征,如宇宙学知识、遗传学知识、纳米技术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公众具有更高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学术性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公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渴求,因此,学术性节目也就有了巨大的市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学术性节目比起科学教科书来说,它不是以冰冷、坚硬的专业教学的面孔出现,而是将硬性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软化成了非专业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知识,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将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通俗化、形象化,再通过电视媒介这个载体,结合高科技的电子手段和动画技术,将其传导给希望获取现代化学术知识的公众。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科学节目《探索?发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探索?发现》是一个以地理发现、考古发现、科学发现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性极强的栏目,其所探索的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它所传播的既是学术界的专业知识,也是关乎到人类发展的重要知识。比如在“人类的起源”这一组节目中,所讲述的其实是非常专业的人类学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教科书的形式去传播人类学知识的话,其涵盖的公众面积会小得多,公众的接受程度也会低得多,但通过电视为媒介所传播的人类学知识,以其真实的考古实物和考古场地的实境拍摄,将生硬的文字教科书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和带有情节的解说词,使“人类的起源”的学术知识迅速、有效地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公众群里,并带动了公众对此类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又如在“宇宙大爆炸”一组节目里,介绍的更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所熟知的关于原子、奇点、恒星、黑洞、宇宙大爆炸等专业性极强的宇宙学知识,但在专家们生动的解说之下,再配上完美的三维立体制作画面,宇宙学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接。

提升了电视节目中的高雅文化气息

2005年前后,中央电视台一个几乎处于被淘汰边缘的学术节目——《百家讲坛》骤然成为全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所播出的节目引起了全国观众的极大关注,而其推出的若干期节目的主讲人也迅速地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学术明星。《百家讲坛》是一个没有华丽的舞台背景和更多的媒体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的栏目,它完全依靠知识本身的魅力,而在《百家讲坛》出现的也多是某一领域里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的出现决定了《百家讲坛》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感召力,其传播的学术内容也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焦点,也有利于听众与专家之间的直接沟通。以《百家讲坛》中播出的老子的《道德经》

为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更是以往学术界的专宠和少数专业人士涉足的精神瑰宝,其精神内涵之丰富、其语义文字之难懂也就可想而知。《百家讲坛》所开设的“道德经”、“易经”、“论语”、“黄帝内经”的讲座,无疑是一组品位极高的国学系列讲座,它使生活于国学边缘或外延的人群也有了享受高雅文化的机会,从而修改了人们把电视仅仅看成是休闲娱乐渠道的传统看法,此节目所引起的关注则更加说明公众对于高雅文化的学习热情。更有一个侧面的例子可以证明高雅文化在公众心中的地位,那就是发生在《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阎崇年身上的“掌掴事件”,虽然这一极端的做法应当受到指责,但却从反面说明公众对高雅文化一样的关心、一样的动情、一样的激愤。于是,受公众的热情所鼓励,各种学术性节目本着“学术一样让你听懂”的宗旨,带着一种求索、谨慎而又顽强的敬业精神,纷纷在电视媒体这个平台上展示着学术的魅力和思想的高度,同时也开始了学术性节目不平凡的行程。正如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在《为意外的成功作序》中所言:“由于预见到这样的节目可能会因为没有观众而失去广告商的青睐,最终导致节目自生自灭,于是我们创办这个栏目之初,多少带有几分悲壮。”但这种悲壮的探求最终换来了公众的认可,也换来了电视节目中高雅文化品位的进一步升华。四川大学研究生史挺在他的论文里称赞说:“它(《百家讲坛》)的兴起,带来了中华古老文明中早已被人遗忘的故事和精神,使几乎被金钱腐蚀和商业拥抱的中华大地上开始有了新鲜的火种和在远古记忆中温暖而动人的气息。”

提升了社会各领域对学术知识的利用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电子化传媒时代,在中国,电视作为一种拥有数亿公众的强势媒体,在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导向方面的作用堪称一呼百应,无与伦比,电视早已成了教化民众、提倡新生活新理念的最好平台,也是作为文化精英的现代知识分子表现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生活的权威解读和价值取向的最佳平台。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通过《百家讲坛》这一平台成了公众耳熟能详的学术明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精英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但使某一学科的知识引起了更多公众的兴趣,更使得这一专业知识的使用价值得以迅速扩大,使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机会大大增多。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于丹的“论语”讲座。《论语》本是产生于春秋时代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观念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受到后世学者的强烈追捧,北宋宰相赵普创造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精辟之语,更把《论语》捧上了政治教化的高度。而《百家讲坛》里于丹对于《论语》的精彩演绎,更把孔子的智慧讲得悬念迭起,把一个原本古老而远离生活的思想体系演绎成了鲜活的、与现代生活密切对接的智慧之源和生活宝典。在于丹的旁征博引之中,公众重新认识了《论语》的价值,也认识到了国学的价值,从而掀起了各行各业读《论语》的热潮,这从于丹在中关村签名售书时,读者排队至十几里长的盛况就可以得知。同时,因为《百家讲坛》中关于《道德经》的讲座,掀起了全民对道家始祖老子的热情,许多城市的公交车里出现了老子和“道德经”的宣传画,许多中小学开设了国学课程,并要求学生齐诵“道德经”,也推动了“国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小学课堂的步伐。而《百家讲坛》关于《黄帝内经》的讲座,也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讲解得头头是道,乃至于《黄帝内经》这门古代医学专业文献迅速地推广至全社会各个人群中,带动了全社会对于中华医学文化的关注和钻研。而目前正在不断延伸的对于《弟子规》的研究热情,也与《百家讲坛》的《弟子规》讲座有关,据说目前有许多企业家正在把《弟子规》作为自己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根据《弟子规》制定本企业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本企业职工的言行。由《百家讲坛》所掀起的国学文化热,直接带动了出版业、旅游业及多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关于《论语》类书籍的发行已突破150万册,根据《百家讲坛》的模式而设计的国学教育软件正在各大书店热销,这些学术性节目在创造了国学热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提升了学术知识的美感效果

电视学术性节目讲解的多是与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纯学术内容,要想更生动、浅显地了解这些学术知识,就要调动多种电子手段,适当地加入一些动画制作和电脑技术,而这正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所在。动画制作手段使学术性节目中抽象的物质变成了眼睛可以看到的图像,从而满足了公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如《探索?发现》中讲到的许多宇宙中确实存在,而人的眼睛却看不到的物质,如粒子、光速、黑洞等;如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古代的战争场面和灾难场面等,涉及这一方面内容时,电脑制作的画面能够重现和还原历史画面,或者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受众对传播内容可闻、可视、可感,并通过生动的画面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如在“宇宙大爆炸”节目中,大量关于宇宙运动的场景都是通过动画手段来完成的。这些高超的动画手段不仅展示了科技的魅力,也赋予了被摄主体丰富的色彩、曼妙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同时根据需要实现声、光、电、影的补充表达,营造了神秘的变幻莫测的宇宙世界。在生动地传播学术知识的过程中,节目的美感效果也大大提升。

百家讲坛范文篇8

眼前的一幕就是这样,明明是宣扬文化的场所,人来人往也多是因渴求文化涉足书市的民众,可是展现在镜头前的却是“武化”的场面,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也许我孤陋寡闻,从没有听说过对设帐执教的教授或签名售书的学者施加暴力、从而需要保镖的出场保卫其安全的。可能是国情特殊,竟出现了央视《百家讲坛》当红学者阎崇年先生售书被打这令人不快的一幕。

为什么会这样?有的归罪于社会的暴戾风气,有的指责央视的话语霸权,有的诿过于双方的作秀。这些都有道理,但还有重要的遗漏,人们忽略了利益在其中的驱动作用。

首先从《百家讲坛》说起。央视的科教频道设计了《百家讲坛》这个栏目,名字虽然称作“百家”(所谓“百家”不是指登台说法的人数多,而是指观点不同的家数众多),似乎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但实际上它的关注点不在于异同的争辩,而在于趣味性。这样它往往与热播的古装电视剧相配合,登台讲述观点大体也取与流行电视剧、电影相合拍的,至于“百家”不“百家”不是栏目设计时的重点。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关键在于收视率,有了收视率才会有广告,有了广告才会有钱。阎崇年先生的“清史系列”一连几十集地讲上数年,观众始终不衰,听得津津有味,这是“清宫戏”与“讲清史”共同协作的成果。至于其中有多少历史真实,有多少学术含量,恐怕是制作者考虑不多的。

其次,许多演讲者现身《百家讲坛》目的恐怕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普及学术,因为电视台对于演讲者有许多非学术的要求,比如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甚至在单位时间内生疏人名的出现率都有具体规定,这恐怕不是执着于学术的研究者所能适应的。阎崇年先生在《百家讲坛》所讲的题目《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十二帝疑案》明眼人一看就是电视剧的路数。阎先生在北京社科院历史所工作,像他这样的资深研究员,这种题目在本单位如果作为研究项目恐怕是拿不出手的。当然阎先生也不讳言,曾说自己比易中天“收视率高”。如果学者追求学术以外的东西,这样“学术含量”还能提高?于是许多剑走偏锋和极端的言论就出笼了,而说者未必内心作如此想,只求语出惊人。这恰恰是在激烈市场竞争时代占领话语高地的诀窍,从而受到更多的关注。至于对不对不重要。看来,“言为心声”这句话也不灵光了,什么是真的呢?物欲横流,利益这东西冲击着各个领域,学术领域何能独自出污泥而不染,何况与钱权捆绑在一起的“学术”呢?

其三,据说打人者网名“大汉之风”,是“汉网”的一名版主,也是位商人。他口说与阎先生观点不同,又无法交流争辩,才出此下策。据说,“大汉之风”从事跟服装有关的生意,又是汉服爱好者,也兼职为别人制作汉服,并常常聚会弹琴、品茗、清谈。“我们愿意低价将汉服出售给学生演出,但不愿收高价为新人做不正宗的汉服”。虽然经济状况不算太好,但两人仍然坚持为了弘扬汉民族文化而做亏本买卖。因此有人怀疑他借此张扬自己,与其经营活动有关,也不都是空穴来风。

百家讲坛范文篇9

论文摘要:电视是大众文化的具有多元文化视角的传播载体,集声、屏、报多种传播优势于一体,所以,电视必然承担着当代大众文化的主导者和大众文化属性审美取向引导者的责任。因此,要想优化电视主导文化的功能,就必须进一步细分观众群和节目的功能类别,展现节目独特的个性,用符合审美取向的大众的逻辑和大众传媒的大众对话。

在电视竞争激烈的时代,在娱乐充斥荧屏的时代,《百家讲坛》火了,火得让所有的电视人感到嫉妒。讲桌一放,老师一站,就这么一个缺少包装、缺少炒作、缺少明星的“高级评书”,竟然以不可思议的“小成本”制作,拿下央视收视率排名第二位节目的成绩。《大国崛起》火了,火得让人惊叹,对西方大国崛起历史深入浅出的演绎,让内容如此精英化的节目,把学者、政府官员和普通的老百姓同时吸引到了电视机前,并引发了受众对当代中国崛起的思考。

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说老百姓“只爱八卦,不爱文化”绝对是错误的。作为承载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电视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文自然、娱乐生活、新闻资讯、知识传播、生活服务,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每个方面也都能创造成功。电视节目通往成功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怎样体现?笔者以为,“洞察人性,洞悉人心”,这个曾被易中天老师用来概括曹操驭人之术的论断,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的创作。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审美的评判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成功的案例已经表明,能够与时俱进洞悉大众心灵的节目在争夺观众中已经获胜。当今很多电视节目的成功就在于它用大众的语言与大众对话,使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达成精确对接,正是电视美学再创造的功劳。因此,在为成功节目创造的奇迹感动之余,深入探讨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审美规律和特征,探讨电视制作对素材的再创造等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因为,观众正在期待着更多这样的节目出现。

电视的观众:爱看故事的那群人

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在于说的内容,更在于说的方式。从成功的案例来看,内容编排的故事化或者说剧情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基本方向。很多节目的成功在于讲故事,《百家讲坛》是在讲故事,《大国崛起》是在讲故事,湖南卫视的《变形计》是在讲故事,《鲁豫有约》是在讲故事……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故事有人物、情节、环境,有悬念和猜测,有推理和判断,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和审美需求,能使观众获得融入其中的乐趣,从而对节目念念不忘。

“讲故事”能够将庞大而复杂的题材分解为若干个小巧而单纯的单元。小巧,让观众不至于疲劳;单纯,可以将一件事讲得更精彩。有人说,《百家讲坛》就是比较高雅的评书,这个评价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该节目“讲故事”的表现特征。说评书的办法就是每一回说个故事,完了来个“下回分解”留个悬念。传统的评书、章回小说,现在的电视剧,都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应用。

从扭转《百家讲坛》节目命运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说起,主讲阎崇年以“董鄂妃身份之谜”、“太后再嫁之谜”、“咸丰”大大小小的故事串起整个节目,一桩又一桩的清宫疑案是大多数观众知悉却不熟悉的事实。这些事实,正是节目吊起观众胃口的兴趣点和切入点,跟着阎崇年老师,读史的过程被简化为听故事,不知道怎么看书和没时间看书的观众被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吊起了胃口。

通过“讲故事”能够将抽象、枯涩的理论转化为观众看得懂,且爱看、具体、感人和形象化的电视节目,这是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内在规律决定的。电视节目通过“讲故事”,可以使观众娱乐、愉快地学习,也可以使观众由直观的事实,形象、轻松地去接触事物本质。

cctv经济频道耗时三年的恢宏大作《大国崛起》,便是以生动的故事在讲大道理,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讲述中,贯穿了若干生动的故事,为观众建立了立体的时代背景,从“伊莎贝拉女王御驾亲征光复西班牙”的故事中,观众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增强;从“独裁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宽容莎士比亚”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英国的政治文化氛围;从“法国皇后玛丽安东奈特”一句名言“法国老百姓吃不起面包,可以吃蛋糕”中,观众可以领悟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等等。故事,使节目更加生动,丰满,亲近。

再举一个与普通大众生活更加密切的例子,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之《网瘾少年》。这是真人秀节目,以网瘾少年魏程与贫穷农村少年高占喜互换身份为节目卖点,7天的时间里,魏程能够在艰苦的农村里生活,而从未接触繁华都市的高占喜在经历7天奢华的城市生活之后,继续回到落后困顿的农村,能否保持农村少年的纯朴?可以说,这是一个集煽情与悬念于一体的故事,节目开播之前,如此“噱头”已经撩拨起观众的兴趣,而节目开播后,百度的“魏程吧”、“高占喜吧”更是很好地说明了该节目的影响力。

以上案例,说明了内容编排的故事化、剧情化,能够增强节目的观赏性。但这并非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唯一技巧,而征服观众的根本依然是节目的立意和内容符合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至于技巧,则依立意的内容去灵活创造、灵活取舍。

电视的成功:让观众感动和共鸣

一位观众曾经对笔者说过,最好看的电视作品并不是那种雕琢文字、刻意求怪的东西,而是将观众心里面一些有感觉但又说不出来的东西用具体的节目表达出来了。这实际上就是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也就是本文开始指出的——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的对接。对接得好,观众会成为节目的铁杆粉丝;对接不好,只能让观众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有两个境界:一是让观众爱看,到时间肯定要坐在电视机前;二是促进观众思考和学习,节目播完了还要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被节目激发的兴趣和求知欲。

《百家讲坛》和《大国崛起》都很精彩地展现了这两个境界。首先说《百家讲坛》,该节目的成功取决于调动观众学习历史的兴趣。以阎崇年老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为例,针对影视剧对历史的戏说,他的“正说”不仅保证了节目不会偏离历史教育的轨道,而且巧妙地吊起了观众的胃口。看了节目,很多观众不禁惊呼,若没有《百家讲坛》,受电视剧的“欺骗”不知何时能够清楚:首先是,知道了电视剧中大臣们称呼活着的孝庄“孝庄皇太后”是典型的文化错误,因为“孝庄皇太后”是在她死后才拥有的谥号;受《鹿鼎记》影响的金庸迷,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建宁公主其实是康熙皇帝的姑姑,而不是妹妹。节目播出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不仅购买《正说清朝十二帝》图书收藏,同时也纷纷寻求节目中提到的历史典籍,了解更多的信息。

从完成收视率到引发观众学习历史的热潮,《百家讲坛》展现了电视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强大引导力。《百家讲坛》播出《刘心武解读<红楼梦>》,很多观众通过论坛等形式表达了对该节目的观感,并提出很多与刘心武老师对《红楼梦》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观众对电视节目传播的资讯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转变为主动思考。观众开始主动思考了,电视媒体的导向功能便达到了,节目保持长盛不衰就有了后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共鸣是电视节目的内涵与大众生活的搭接。《百家讲坛》马瑞芳之《说聊斋》,节目是这样进行的前期宣传: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九迪·蔡曾说:现在美国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文章都是教女人如何在男人面前保持性魅力,而在300年前封建闭塞的中国,蒲松龄竟然已经写出了像《恒娘》这样的小说!妻子利用性魅力打败竞争对手,把丈夫牢牢握在手心。17世纪中国作家竟然写出了可供20世纪美国妇女参考的小说,太神奇了。这期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征服了观众。在这个案例中,节目运用了这样的技巧。

这个案例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的秘密往往是隐藏于人心之中的人性本能,洞悉了这个秘密,便找到了感染他人的力量。找到了这种力量,就找到了以独特审美视角打造成功电视节目的切入点,在让观众心灵震撼的刹那,便是节目成功的一刻。

电视的精神:洞察时代的召唤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心态。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导力量,必然应该承担起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电视节目的成功,完全取决于编导策划能否洞察时代的召唤。

对于《大国崛起》被广泛认可,总编导仁学安指出:“这完全是由于我们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对于当时舆情的了解,对于今天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而做出的。”

《大国崛起》是偶然和必然的交织,在节目制作三年前的一个早晨,任学安在汽车上的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题为“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集体学习,任学安在同名丛书《大国崛起》的后记中将其称作“历史的召唤”。没有对时代精神领悟的必然,这条偶然听到的新闻,就不会激发创作者的灵感。

依据《大国崛起》主创仁学安的观点,该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知识性。这部系列片较系统地反映了九个国家在过去五百年中逐步成为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历史,……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有些国家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过伤害,也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过伤害,我们对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第二,符合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符合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对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集体思索。……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力越来越强,中国正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也就由此产生了思考它的一种现实需求(摘选自人民网《大国崛起》与中国发展论坛)。

上述这段话其实说明,《大国崛起》的成功三要素:第一,引人兴趣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第二,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认知习惯(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与时代民众对国家富强的集体向往形成了共鸣(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对于《大国崛起》这一类型大题材纪录片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央视的《梦想中国》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等节目则典型地映鉴了普通人心中的明星梦。《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与美国的《美国偶像》属于同一类型。《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的收视率超过了《谁是百万富翁》,甚至冬奥会和奥斯卡转播收视率也无法与其相比。《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在中国的走红同样证明了草根文化在全球的走红,也证明了电视的大众文化属性,与大众的心灵越贴近,就越能获得成功。

电视的使命:大众文化的主导

电视海纳百川包容多元文化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者。乍听起来,这个论断似乎很矛盾,既是大众的,又何须多元?解开这个疑问,还得从文化的概念说起。

文化包括四个层次:(1)主导文化,指体现特定时代群体的文化形态。(2)高雅文化,亦称“精英文化”,指表达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的文化形态。(3)大众文化,指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大众需要的文化形态。(4)民间文化,指体现普通民众日常通俗趣味的、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文化形态。而“大众”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的大众概念层面上,大众文化是一个包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狭义大众文化的泛文化概念类型。

传媒文化是大众文化。电视的表现模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大量的信息、流动的和模式化的文体、类型化的故事及日常氛围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审美需要。电视是广义的大众文化的代表,是多种文化的转换器。这是因为电视文化是直接面向家庭的传播媒介,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有家庭,也就形成了电视对多种文化形态类型的超强包容性,加之集多种传播优势于一身,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传播最先进的载体,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和主导意义显而易见。电视文化传承的是广义大众文化,这正是电视节目观众群体细分和影响其他媒体的内在动力。

百家讲坛范文篇10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传播载体

在电视竞争激烈的时代,在娱乐充斥荧屏的时代,《百家讲坛》火了,火得让所有的电视人感到嫉妒。讲桌一放,老师一站,就这么一个缺少包装、缺少炒作、缺少明星的“高级评书”,竟然以不可思议的“小成本”制作,拿下央视收视率排名第二位节目的成绩。《大国崛起》火了,火得让人惊叹,对西方大国崛起历史深入浅出的演绎,让内容如此精英化的节目,把学者、政府官员和普通的老百姓同时吸引到了电视机前,并引发了受众对当代中国崛起的思考。

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说老百姓“只爱八卦,不爱文化”绝对是错误的。作为承载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电视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文自然、娱乐生活、新闻资讯、知识传播、生活服务,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每个方面也都能创造成功。电视节目通往成功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怎样体现?笔者以为,“洞察人性,洞悉人心”,这个曾被易中天老师用来概括曹操驭人之术的论断,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的创作。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审美的评判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成功的案例已经表明,能够与时俱进洞悉大众心灵的节目在争夺观众中已经获胜。当今很多电视节目的成功就在于它用大众的语言与大众对话,使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达成精确对接,正是电视美学再创造的功劳。因此,在为成功节目创造的奇迹感动之余,深入探讨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审美规律和特征,探讨电视制作对素材的再创造等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因为,观众正在期待着更多这样的节目出现。

电视的观众:爱看故事的那群人

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在于说的内容,更在于说的方式。从成功的案例来看,内容编排的故事化或者说剧情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基本方向。很多节目的成功在于讲故事,《百家讲坛》是在讲故事,《大国崛起》是在讲故事,湖南卫视的《变形计》是在讲故事,《鲁豫有约》是在讲故事……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故事有人物、情节、环境,有悬念和猜测,有推理和判断,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和审美需求,能使观众获得融入其中的乐趣,从而对节目念念不忘。

“讲故事”能够将庞大而复杂的题材分解为若干个小巧而单纯的单元。小巧,让观众不至于疲劳;单纯,可以将一件事讲得更精彩。有人说,《百家讲坛》就是比较高雅的评书,这个评价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该节目“讲故事”的表现特征。说评书的办法就是每一回说个故事,完了来个“下回分解”留个悬念。传统的评书、章回小说,现在的电视剧,都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应用。

从扭转《百家讲坛》节目命运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说起,主讲阎崇年以“董鄂妃身份之谜”、“太后再嫁之谜”、“咸丰”大大小小的故事串起整个节目,一桩又一桩的清宫疑案是大多数观众知悉却不熟悉的事实。这些事实,正是节目吊起观众胃口的兴趣点和切入点,跟着阎崇年老师,读史的过程被简化为听故事,不知道怎么看书和没时间看书的观众被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吊起了胃口。

通过“讲故事”能够将抽象、枯涩的理论转化为观众看得懂,且爱看、具体、感人和形象化的电视节目,这是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内在规律决定的。电视节目通过“讲故事”,可以使观众娱乐、愉快地学习,也可以使观众由直观的事实,形象、轻松地去接触事物本质。

cctv经济频道耗时三年的恢宏大作《大国崛起》,便是以生动的故事在讲大道理,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讲述中,贯穿了若干生动的故事,为观众建立了立体的时代背景,从“伊莎贝拉女王御驾亲征光复西班牙”的故事中,观众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增强;从“独裁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宽容莎士比亚”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英国的政治文化氛围;从“法国皇后玛丽安东奈特”一句名言“法国老百姓吃不起面包,可以吃蛋糕”中,观众可以领悟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等等。故事,使节目更加生动,丰满,亲近。

再举一个与普通大众生活更加密切的例子,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之《网瘾少年》。这是真人秀节目,以网瘾少年魏程与贫穷农村少年高占喜互换身份为节目卖点,7天的时间里,魏程能够在艰苦的农村里生活,而从未接触繁华都市的高占喜在经历7天奢华的城市生活之后,继续回到落后困顿的农村,能否保持农村少年的纯朴?可以说,这是一个集煽情与悬念于一体的故事,节目开播之前,如此“噱头”已经撩拨起观众的兴趣,而节目开播后,百度的“魏程吧”、“高占喜吧”更是很好地说明了该节目的影响力。

以上案例,说明了内容编排的故事化、剧情化,能够增强节目的观赏性。但这并非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唯一技巧,而征服观众的根本依然是节目的立意和内容符合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至于技巧,则依立意的内容去灵活创造、灵活取舍。

电视的成功:让观众感动和共鸣

一位观众曾经对笔者说过,最好看的电视作品并不是那种雕琢文字、刻意求怪的东西,而是将观众心里面一些有感觉但又说不出来的东西用具体的节目表达出来了。这实际上就是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也就是本文开始指出的——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的对接。对接得好,观众会成为节目的铁杆粉丝;对接不好,只能让观众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有两个境界:一是让观众爱看,到时间肯定要坐在电视机前;二是促进观众思考和学习,节目播完了还要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被节目激发的兴趣和求知欲。

《百家讲坛》和《大国崛起》都很精彩地展现了这两个境界。首先说《百家讲坛》,该节目的成功取决于调动观众学习历史的兴趣。以阎崇年老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为例,针对影视剧对历史的戏说,他的“正说”不仅保证了节目不会偏离历史教育的轨道,而且巧妙地吊起了观众的胃口。看了节目,很多观众不禁惊呼,若没有《百家讲坛》,受电视剧的“欺骗”不知何时能够清楚:首先是,知道了电视剧中大臣们称呼活着的孝庄“孝庄皇太后”是典型的文化错误,因为“孝庄皇太后”是在她死后才拥有的谥号;受《鹿鼎记》影响的金庸迷,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建宁公主其实是康熙皇帝的姑姑,而不是妹妹。节目播出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不仅购买《正说清朝十二帝》图书收藏,同时也纷纷寻求节目中提到的历史典籍,了解更多的信息。

从完成收视率到引发观众学习历史的热潮,《百家讲坛》展现了电视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强大引导力。《百家讲坛》播出《刘心武解读<红楼梦>》,很多观众通过论坛等形式表达了对该节目的观感,并提出很多与刘心武老师对《红楼梦》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观众对电视节目传播的资讯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转变为主动思考。观众开始主动思考了,电视媒体的导向功能便达到了,节目保持长盛不衰就有了后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共鸣是电视节目的内涵与大众生活的搭接。《百家讲坛》马瑞芳之《说聊斋》,节目是这样进行的前期宣传: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九迪·蔡曾说:现在美国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文章都是教女人如何在男人面前保持性魅力,而在300年前封建闭塞的中国,蒲松龄竟然已经写出了像《恒娘》这样的小说!妻子利用性魅力打败竞争对手,把丈夫牢牢握在手心。17世纪中国作家竟然写出了可供20世纪美国妇女参考的小说,太神奇了。这期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征服了观众。在这个案例中,节目运用了这样的技巧。

这个案例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的秘密往往是隐藏于人心之中的人性本能,洞悉了这个秘密,便找到了感染他人的力量。找到了这种力量,就找到了以独特审美视角打造成功电视节目的切入点,在让观众心灵震撼的刹那,便是节目成功的一刻。

电视的精神:洞察时代的召唤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心态。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导力量,必然应该承担起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电视节目的成功,完全取决于编导策划能否洞察时代的召唤。

对于《大国崛起》被广泛认可,总编导仁学安指出:“这完全是由于我们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对于当时舆情的了解,对于今天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而做出的。”

《大国崛起》是偶然和必然的交织,在节目制作三年前的一个早晨,任学安在汽车上的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题为“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集体学习,任学安在同名丛书《大国崛起》的后记中将其称作“历史的召唤”。没有对时代精神领悟的必然,这条偶然听到的新闻,就不会激发创作者的灵感。

依据《大国崛起》主创仁学安的观点,该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知识性。这部系列片较系统地反映了九个国家在过去五百年中逐步成为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历史,……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有些国家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过伤害,也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过伤害,我们对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第二,符合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符合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对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集体思索。……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力越来越强,中国正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也就由此产生了思考它的一种现实需求(摘选自人民网《大国崛起》与中国发展论坛)。

上述这段话其实说明,《大国崛起》的成功三要素:第一,引人兴趣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第二,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认知习惯(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与时代民众对国家富强的集体向往形成了共鸣(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对于《大国崛起》这一类型大题材纪录片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央视的《梦想中国》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等节目则典型地映鉴了普通人心中的明星梦。《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与美国的《美国偶像》属于同一类型。《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的收视率超过了《谁是百万富翁》,甚至冬奥会和奥斯卡转播收视率也无法与其相比。《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在中国的走红同样证明了草根文化在全球的走红,也证明了电视的大众文化属性,与大众的心灵越贴近,就越能获得成功。

电视的使命:大众文化的主导

电视海纳百川包容多元文化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者。乍听起来,这个论断似乎很矛盾,既是大众的,又何须多元?解开这个疑问,还得从文化的概念说起。

文化包括四个层次:(1)主导文化,指体现特定时代群体的文化形态。(2)高雅文化,亦称“精英文化”,指表达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的文化形态。(3)大众文化,指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大众需要的文化形态。(4)民间文化,指体现普通民众日常通俗趣味的、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文化形态。而“大众”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的大众概念层面上,大众文化是一个包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狭义大众文化的泛文化概念类型。

传媒文化是大众文化。电视的表现模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大量的信息、流动的和模式化的文体、类型化的故事及日常氛围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审美需要。电视是广义的大众文化的代表,是多种文化的转换器。这是因为电视文化是直接面向家庭的传播媒介,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有家庭,也就形成了电视对多种文化形态类型的超强包容性,加之集多种传播优势于一身,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传播最先进的载体,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和主导意义显而易见。电视文化传承的是广义大众文化,这正是电视节目观众群体细分和影响其他媒体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