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论文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08 06:48:20

品德教育论文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1

课堂教育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也是品德教育课的载体,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提炼生活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课外活动中,发现问题,感悟生活。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老师倡导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道德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并转化为行动而外显出来。如在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老师将公共汽车作为一个切入点,把课堂装扮成车厢环境,并安排同学为司机,售票员,乘客,马路行人等各种社会角色。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激励,表演完成后,请表演及观看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将交通安全,秩序,礼仪等品德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中。

2生活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陶行知对学生的解释为:生,即生活或生存。这个解释发人深省。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品德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不同地区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进行适配结合。使学生在身边的社会活动中体验,获得进步。把课堂教育搬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比如开展各种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组织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新型建筑等活动,丰富小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等事物的有关了解;让学生走到街头观察交通实况,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洗一件衣服等。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愉悦的态度,培养学生出动脑筋勇于创造生活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教育上分享对这些社会活动的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思想。

3实践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2

音乐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上的崇高追求。首先从状态上来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三维存在,这三维即是行为、观念和形态。一些音乐观念、审美意识、音乐行为、乐音运动形态、乐器形态等即是音乐行为、意识和形态上的三维存在。其次从历程上来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历史存在。音乐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和力度、曲式结构、音色、调式调性等都包含着不同的意蕴,音乐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自身文化的发展过程。最后从内构上来看,音乐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这是和德性相对应的。音乐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而后再从理性回到感性的过程,美学家认为,感性和理性的相统一即是美,我们感受到的音乐之美就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结果。音乐的产生和人的多种需要构成了价值关系,人的需要推动了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音乐的逐步完善又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音乐适合了人,人必然选择音乐。

二、音乐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是相通的,音乐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中进行品德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渗透品德教育要有艺术性

受教育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叛逆思想比较重,教师如果不注意方法,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勤于思考、讲究方法,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和途径,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的教育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要委婉,要具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实现品德教育的效果。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直接方式是谈话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有效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谈话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谈话运用的比较多,现在的钢琴课和声乐课中,教师都要指出学生完成作业中的不足,并要对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赞扬,指出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点睛之处,让其他学生也能更好的完成钢琴作品和声乐作品。施教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是波动的,和老师配合默契,情绪较高或素质底蕴扎实的学生,完成的作业相对来说比较好;而思想被动素质比较不稳定的学生对作业具有抵触情绪,那么完成作业就会差些,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去和这些被动情绪较大的学生进行交谈,给他们进行品德教育,从他们的内心开始,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找出他们不想学习的根源,最终让这些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并心甘情愿的完成音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点评和讲解作品时,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和理解,这样不知不觉中,既让学生学到了音乐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品德情操。

(三)渗透品德教育需注重德育的基本品质

音乐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首先要注重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品德教育从教师的基本品质开始,循序渐进,根据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将诚实、责任、自律、奉献、同情、尊重、坚韧等基本品质融入教学之中,这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够起到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教育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具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关心同学、尊重师长、具有善良的同情心等等。

(四)渗透品德教育的前提是拓展教师课程资源

从思想政治和德育的内容来看,品德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可联系性非常强,音乐教育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等都有所涉及,这就对音乐教师的知识视野要求较高。在分析一个音乐作品时,不仅要懂得音乐的旋律、内容,还要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等,甚至还要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政治意义。贝多芬的《命运》描写了作者与命运做斗争的坚强意志;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是鼓舞波兰人民的的斗志而创作的。如果教师的知识面比较广,在讲解音乐的同时就会顺其自然的讲解一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生平等,把德育自然而然的寓于其中,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也得到了品德教育。

(五)渗透品德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功能有目共睹,但是品德教育如何才能在音乐教育中更好的体现,怎样才能产生有效的德育效果是音乐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阅读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推荐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结语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3

霍邱二中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广大农村。随着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的孩子留守在农村,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隔代教育”或“教育”,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文明素养较差、行为习惯不良。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不断老化,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管,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存在诸多问题。霍邱二中的生源较差,不仅新生的入学成绩较兄弟学校低,而且很多学生在行为习惯、文明素养、思想意识等方面与兄弟学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霍邱二中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不仅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客观需要。基于此,霍邱二中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立项申请,以课题为载体,全面开展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德育实践。

二、实施过程

课题的研究过程,也就是德育实践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我们首先结合课题的研究实际,广泛开展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并以霍邱二中为实验样本,深入开展了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探索。1.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课题组分别制定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卷调查表》和《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卷调查表》,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全省范围内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中学生的行为及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充分分析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2.以霍邱二中为样本,开展德育实践课题组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霍邱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际,制定了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课题实践规划,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德育实践。首先是以主题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每年开展三次主题教育月活动:3月份突出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教育月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抓手,提出治理“十乱”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校本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5月份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感恩教育月活动,强化学校与家长联系,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如何适时有效开展家庭教育进行培训,同时在每年的5月份母亲节时召开家长会,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9月份开展突出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月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已经累计开展了责任教育主题、法治教育主题、遵规守纪教育主题、励志教育主题等教育主题活动。其次是经常性开展大型签名活动,让学生告别不良习惯或远离不良诱惑。针对当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在加强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大型签名活动,时间选在周一到周五的大课间,每次一至两个班级,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组织有关班级发出倡议,其他班级积极响应,签名后的签名簿悬挂于教室之中,以警示他人,教育自己。

近期,课题组主要开展的大型签名活动主要有:一是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性,开展告别不文明陋习签名活动;二是针对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开展告别网吧签名活动;三是结合学校为六安市禁毒示范学校的特点,让学生知毒、识毒,开展远离签名活动等。再次是积极开展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学生。主要构建四方面的校园文化:一是班级文化,定期开展班级文化评比;二是走廊文化,让杰出校友、优秀学生走进走廊,以他们的成长事迹、格言寄语丰富走廊文化内容;三是校园长廊文化,以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先进事迹来感染学生,同时通过读后感和演讲比赛来强化教育效果;四是寝室文化,校园文化向寝室延伸,以寝室的美化、香化、文化为目标,定期开展检查,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最后是积极开展以国旗下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性思想教育活动。每周一规范地举行升旗仪式,让班旗与校旗、国旗一同升起。国旗下的讲话一般由升班旗的班级同学代表和班主任进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的国旗下演讲;二是班主任针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发表有针对性讲话等。3.撰写中学生教育读本为了更好地让课题研究成果持续发挥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组从2008年底启动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的撰写工作。课题组先是编写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60讲》,在霍邱二中广播站每天播出一讲。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决定对该书内容进行扩充,尤其是2009年安徽第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结束以后,课题组把高中新课程的有关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内容写入了读本,最后定稿为18万字的《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100讲,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连续再版五次,累计发行近40万册。

三、实施效果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4

一、在写字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甲骨文、石鼓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在这浩瀚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家,有钟繇、王氏父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是陌生的,因为这不是书本上的,而教师对此进行介绍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在最初的写字课上,我向学生介绍了甲骨文,学生听了课都说古人了不起,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说要把字写好超过古人。在这样一种气氛中跟学生讲解笔画、方法,效果明显有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二、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学习写字,要把字写好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能不能坚持勤学苦练,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在练字时从学生的表现便可看出他是否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字,必须要求学生具有做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从哪里来呢?当然也是可以在写字教学中慢慢培养的。书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这些故事可以触动学生,尤其当他们练了字花了时间发现进步不大时,教师可以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进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积极性,一方面也是提醒学生注意。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养成这样的意志品质。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基础较差,尽管花了工夫,却总不见长进,自己也有些泄气了,见此情景,我没有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拿了本有书法家学书的故事的书给他们相互阅读,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果然,他们很快想通了。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些好的品质同样可以促进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

三、在写字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5

一、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弱智儿童少年的乐园。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校园美如花园,空气清新,活动器材齐全整洁,环境优美并富于教育性,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使之心情愉快,精神焕发,性情得以陶冶,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还可利用校园扩充教育内容,创造教育气氛。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学校、家长与社会要相互协调配合,为弱智儿童少年创造安全的参与活动场所,寓德育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普通中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形式和方法也都适用于弱智儿童少年的品德教育。如品德课、课外活动、团队活动、节日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参观、纪念活动等途径和形式在弱智儿童少年品德教育中都是可行的。但是应该注意,利用这些途径和形式进行品德教育必须符合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智力特点,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做好家长与社会的工作,使家庭和社会为“弱智儿童少年充分参与”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监护和安全条件下,开展有利于他们品德发展的活动。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信心。又如在助残日里号召社会为弱智儿童学校捐资助学,弱智儿童向来宾--献上自己动手做的书包、围裙、小工艺品等,这样能增强弱智儿童少年的自立、自强勇气,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感。

三、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理解和信任是对弱智儿童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

弱智儿童少年是社会的不幸儿,在社会和家庭中他们受到的常常是冷落和歧视,很少能享受到温暖和爱,这就使他们的缺陷程度加重,如胆孝任性、蛮横无理,动不动就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丧失自信心,自卑心理突出。这些病态的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教师的满腔热情的爱心,再加上特殊的理解和信任,可使他们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逐步建立起向上的信心,使不良行为习惯得以淡化,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强化。例如:有的学生由于记忆功能失调,偶然错拿了别人的铅笔、小刀;有的因语言障碍,说话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骂人,等等;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不道德行为,其实是弱智儿童少年的某种器官功能缺陷所造成的,教师必须从弱智儿至少年的生理、心理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正确的处理,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集体的温暖。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培养。

四、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

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任何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完成智育任务的同时都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弱智儿童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善于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向行为修养方面转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数学课中学生口头编求和的应用题时说:今天早上我给8盆花浇了水,李强给9盆花浇了水,我们俩一共浇了多少盆?教师不仅表扬了他题编得对,而且还表扬他们关心集体爱劳动的好品德。又如让学生默写后,先让他们自己检查一下默错了几个字,同时教育学生要作诚实的孩子。

五、弱智儿童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弱智儿童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这一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对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

另外,为加深学生对日常规范的记忆与贯彻,我们一月一个重点项目训练,周周有检查评比,并把条文式的规范编成押韵易学的儿歌,使学生易说、易做、易评比。

六、与正常学校建立友谊班,加强与正常儿童的接触和交往,增强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6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中职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让学生具有社会谋生的本领。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康完善的人格,在思想与物质上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当前,中职学校的思想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教学重视度不足。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互动环节明显缺少,教师仍然利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正确思想品德观点的传递,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发展方法

1.加强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制的完善

要促进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健全开始做起。国家应当关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试图与中职思想品德教育相协调,从而帮助中职学校建立起有利于中职学生全面成长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制的完善,需要从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教育规范以及学生的在校以及社会行为准则等多个方面的健全做起。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体制完善了,才能让教师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点。除此之外,教育局以及财政局、中职学校本身,应当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经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预算,从而让各项活动可以得到有效地实施。

2.开发更多科学的中职思想品德教育载体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是随意开展的,要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品德观点,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开发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载体。只有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载体明确了,才能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念得到有效的培养。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法制观念不健全、是非观不明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具有正确的善恶观,明确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中职学校中,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氛围作为一个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从而促进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形成健康的品格与个性。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社团开展一些思想品德类的活动,加强正确思想品德观念的宣传,从而促进学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管理,让学生的心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美化。寻找科学有效的载体,能够让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率更高。

3.从学生特点出发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针对性。从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以及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让学生认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中职学校更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学校的实践活动中,加强思想品德实践培训与学习。中职学生,对于新的社会思潮比较感兴趣,也正是因为如此,会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教师要紧追时代的步伐,接触新的社会思潮,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这些思想内容,教师需要去学习,找到教育的突破点,引导学生一起发现这些思想的不合理性。另外,学校更要组织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互动,发现有价值的思想品德教学主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需求,从而让教学内容更加科学,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像讨论活动、实践调研活动都可以成为中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需求的满足。

三、结语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7

一、充分利用各类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1.利用升旗仪式活动,进行品德教育。周一升旗仪式是大家期待的集中大活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可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爱国爱家、勇敢上进、健康环保、感恩诚实等方面的品德教育。升旗活动的流程丰富、可视性强,包含“升旗仪式”“小小播报员”“才艺表演”“星宝宝授冠”等。这些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舞台,能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养大方开明、自信勇敢的品格。

2.利用角色游戏进行品德教育。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模仿成人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活动,游戏中可深入渗透品德教育。如:“营业员’,热情招待客人;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司机”开车靠右行;“小交警”严格执法;“银行”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正确记录;“顾客’,有序存取钱等。角色游戏能潜移默化的让幼儿既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又能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3.利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行品德教育。德育内容可根据班级幼儿的个性特点,有计划实施的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如:“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三月十二”的“爱护小树苗”教育;“九九”重阳节是“敬爱老人”的教育;“十一”的“爱祖国”教育等。不同领域相关内容渗透实施,让孩子的作品参与到主题墙布置中,能使幼儿在系列化的教育活动中“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做一点实事,养成一种品德”。

二、优化教育环境,注重品德教育的隐性渗透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良好的环境能让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萌发良好的情感,这是实施品德教育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活动区入口处粘贴的鞋子图标就表示这区能进这几个人;工作盘和柜子边上都贴有相同的图标,幼儿根据图标能为工作盘找“家”。环境中的图标,巧妙使其与孩子对话,无声提示孩子遵守操作的规则和秋序。班中的主题墙与活动区,都是进行德育的良好谋介。如:“值日生’,记录栏,提示孩子们早到、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寝室的楼梯侧面上写着:“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等文字,提醒幼儿养成有序安静入眠的习惯。生物角拥有各种花卉和小动物,孩子不仅享受了自然带来情趣,也参加浇水、洗涤器皿、喂养小动物等劳动,培养幼儿劳作意识和珍爱生命情感。

三、以家庭、学校、社区共建为平台,拓展了德育范围

幼儿德育工作应延伸到家庭、社区,使德育途径由单一化转变为幼儿园、家庭、社会三结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共同创设幼儿发展的最优化平台。“请进来”活动可邀请家长一起收集素材,布置班级的“主题墙”,让墙壁成为德育的有效阵地;邀请交警叔叔、消防大队的官兵为孩子讲解交通知识和火灾自救方法;邀请家长(牙科医生)来园给孩子们讲解预防龋齿知识等。“走出去”活动中,把德育的课堂放到社区共建单位,如:带领幼儿祭扫烈士墓、参观周边菜场、邮局、图书馆、超市等地,把社区资源作为品德教育的内容,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成为社会一份子的快乐与责任。通过幼儿品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与成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树木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才能开花结果。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拙,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

作者:陈玲 单位:福建省建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第二篇:幼儿品德教育中绘本的作用

一、绘本蕴含的内在特性

1.内容的情趣性。绘本深受幼儿喜爱的重要原因在于绘本蕴含着特有的趣味性与鲜明的人情味。绘本的画面表现为直观、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文字优美、流畅,通俗易懂,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

2.内涵的哲理性。优秀的绘本凭借着简单的画面、简练的文字描述阐述着深刻的内涵,将丰富的人生哲理传递给幼儿。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美国著名的经典阅读绘本,作者将“爱”这个永恒的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练的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作者借助于人们,尤其是儿童钟情的兔子形象表现“爱”的主题,借助于大兔子与小兔子间的对话,丰富的表情以及大胆夸张的动作将“爱”的主题诠释得完美无缺。

3.图文的交融性。绘本的主体是图画,图画呈现出动态性与流畅性、和谐性、完整性。有的绘本文字少,画面多;有的绘本文字多,画面少,优秀的绘本中的文字能通盘考虑情节、场景、人物之间的变化,优秀的绘本能将图画与文字完美结合起来。

二、绘本阅读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意义

绘本是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幼儿阅读绘本有利于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秀的绘本幼儿阅读后内心世界会得到丰实,情感会更丰富,智慧会得到启迪。幼儿阅读优秀的绘本,幼儿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有些优秀的绘本幼儿阅读后能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的强烈情感;有些优秀的绘本有利于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友善、讲文明、有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幼儿阅读优秀的绘本常常会表现得欣喜若狂、兴致勃勃、情趣盎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幼儿表现得激动、兴奋;幼儿的小脸蛋会表现红扑扑;幼儿会手舞足蹈,幼儿们沉浸在绘本之中,通过阅读绘本体现人间的真善美、假丑恶,通过阅读绘本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发展。通过阅读绘本幼儿会自觉养成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等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2.发展幼儿的个性。优秀的绘本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有利于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坚强的个性品质。优秀的绘本传递给幼儿“正能量”,会让幼儿形成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等品质。

3.培养幼儿的兴趣。一个人阅读的兴趣应该从童年时代就进行培养,而绘本这一独特的形式能将幼儿轻松引入快乐的阅读之旅。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是天生的幻想家。幼儿喜欢想象,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想象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少绘本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绘本中多样的形象,丰富的情节,有趣的故事为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支撑。

三、利用绘本阅读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

新纲要鼓励教师利用绘本,让幼儿感受绘本内涵的丰富,让幼儿感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鼓励教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温馨、祥和的绘本阅读氛围,以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1.教师引领。教师应成为幼儿阅读绘本的引领者、指导者、点拨者。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让幼儿沉浸到绘本之中。比如,幼儿阅读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教师可以用柔和的语言提醒幼儿:要慢慢地翻,仔细地看,还可以与同伴悄悄地讲一讲鼠小弟吃苹果时有哪些良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教师还可以辅以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正确动作的示范,在无形之中给了幼儿正面的影响,促进了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

2.家长配合。有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让每个幼儿都拥有同样的绘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绘本做成ppt在电脑上显示出来,并在班级网站上发帖,这时家长就需要密切配合教师,在自己家中的电脑上让幼儿完整阅读绘本,在家长的配合之下,能让幼儿更全面更细致地阅读绘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合作互助、自信、坚强等品质。

3.游戏延伸。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很多时候幼儿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并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形成生活中的正确态度与积极的情感。当幼儿阅读绘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会不由自主地对绘本中的角色作出“回应”,幼儿会用自己独特的动作或简练的语言对绘本中的有关角色进行“回应”,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游戏的方式去拓展延伸绘本内容,让幼儿去探究绘本,去加深-对绘本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品德修养。总之,幼儿在与绘本中角色的心灵对话中,徜徉在闪烁着人性光芒、闪烁着人情味、童趣味的图与文字之间,幼儿的眼界会更开阔,诚实、勇敢、自信、坚强等品质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幼儿的道德品质会进一步形成。

作者:顾敏 单位:江苏如皋市吴窑镇中心幼儿园

第三篇:幼儿品德情境互动教育

一、优秀的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思想品德的发展

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情境互动教育正可以通过感知器官和丰富的道具、场景让幼儿对此感兴趣,让孩子对于学习产生无限的乐趣,同时可以促进孩子深入了解教材,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幼儿园的教育更应该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思想品德的发展,并且能让其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幼儿园可以通过方案设计、情境规划营造出适合幼儿成长的舒适、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孩子的思想品德发展,并且通过美好环境提高幼儿心情愉快的程度。以下是具体方案:

(一)提高教师精神面貌

在情境互动教育中,幼师对于孩子的影响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充分的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用心的观察每名幼儿的特点,并且通过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使自己成为幼儿心中的好朋友,用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幼儿的思想品德意识。例如当教师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主动来帮助老师扔垃圾,教师微笑着对孩子表示感谢,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养成小朋友乐于助人的品德,并且会在其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二)利用植物进行熏陶

在当今社会,很多幼儿园都会采用植物、花草对学校内进行装饰,幼儿园会设计一些卡通形象,例如:小兔子、小狗等,通过这些卡通形象提高幼儿对校园的喜爱。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为幼儿介绍自然景观中的各种植物,以及植物被装饰后呈现的卡通形象。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或者游戏,让幼儿知道乱踩草地是非常错误的行为。幼儿园可以在不同的植物旁边插上标志性的旗帜,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提高孩子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利用墙画进行感染

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墙面上进行各种彩绘,可以画一些故事里的卡通人物,通过这些童话故事对小朋友们进行教育,让他们在欣赏这些童话故事的同时,学会怎样辨明善恶。

二、开展互动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想品德的发展

情境互动教育需要实践活动进行支撑,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故事对小朋友进行教育和宣传。由于计划生育的要求,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因此很多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祖宗”,如果有一点不顺心,就会各种耍脾气。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那一天,组织同学们制作礼物,让小朋友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劳动的不容易,让他们亲身体会父亲、母亲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知道孝顺和尊重父母。思想品德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实践活动恰恰能促进孩子们思想品德的发展,能培养小朋友遇事亲力亲为的习惯,让他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将在实际活动中学习到的美好品德应用到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从而促进孩子们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实施日常渗透性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

日常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互动的教育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渗透性和影响力。通过日常生活中许多真实事情,培养出孩子们优秀的人格魅力。日常渗透性教育的活动形式有很多种,幼儿园为了促进孩子们思想品德的发展,他们一般会从幼儿的游戏、生活、劳动和学习等方面入手,通过情景交融,以景触情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培养孩子们优秀的品德。以下列举了两个日常渗透式教育的方式:

(一)学习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给孩子们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教师还应该结合一些名人事例对小朋友进行分析,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的学习习惯。要教孩子们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通过情境互动的模式,让孩子们知道自主学习的好处,从而提高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喜爱程度。

(二)游戏

游戏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们团结互助的行为品德,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例如在进行剪纸游戏的时候,可以把小朋友分成不同的组队,每个小组只发一把剪子和一张纸。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多孩子会没有剪刀用,因此他们就会自觉的建立一种秩序,从而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参与到游戏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小朋友在使用剪刀的时候,会意识到先人后己,团结互助,对于这样的小朋友,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活动知道团结谦让是一种美德。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8

一、营造良好德育环境,耳濡目染熏陶学生心灵

良好的德育环境绝非仅仅是外在的物质之美,更需要内涵之美,具体体现在教学环境美,师生交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等。如学习氛围、生活气氛的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处,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使他们感受心灵的熏陶。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要通过语言、表情不断给学生创设德育渗透的情境,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子,不失时机渗透品德教育

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尤为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方面的素材可谓蕴含在各个单元。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德育因子,将其适当放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以良好心灵的升华。如,学习动物这个单元的时候,如:dog,cat等,我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让学生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动物不友好,一方面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物种逐渐减少,同时,也是在毁坏我们共同的家园,既培养了学生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关爱世间万物,呵护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渗透德育,不留痕迹滋养学生品德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瞄准时机,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收到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效果。否则,生硬的灌输、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四、组织丰富多彩活动,春风化雨塑造学生心灵

德育教育,重在感化熏陶,一味地说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遭致学生思想上的反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巧于设计,精于谋划,通过一些学生情感上乐于接受的活动,让学生内化为思想上的认识。如通过课余的单词拼读、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总之,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恰当的方法,将德育渗透与英语教学巧妙融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长此以往,美好的品德必然犹如雨露,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成长为自信、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

作者:曾佳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启英外国语学校

第二篇:情感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以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

老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运用趣味性方式,让课堂在一开始就充满新奇和妙趣,从而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以趣味的方式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以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钱该怎么花》的教学中,课堂一开始,老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两段自制的ppt,ppt1中一个穿着时髦的小男孩在超市,看到什么都要买,父母不买就哭;ppt2中的一个穿着朴素、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来到超市看到郎琳满目的玩具和零食很想买,但是看了看手中的钱,最后只买了一个文具盒。然后,请学生针对这两个ppt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明确钱到底该怎么花,然后引入课题。这样,通过正误对比,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正确的金钱观。第二,通过对比,在情趣交融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下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在学生猜测之后,播放古代人用烽火传军情的视频,这样,课堂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气氛活跃,并通过现在与古代的鲜明对比,让学生了解科技的进步给人们今天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在学文明理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事理。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程,老师通过对一些事情的分析,向学生讲明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例如,老师讲到《我的责任》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黑板上挂出四幅图片,一幅是一个小学生的房间凌乱的图片,一幅是一个小学生书包中学习用品乱放的图片,还有一幅就是班级地面很脏、桌椅很乱,第四幅是家庭餐桌上乱糟糟的图片。让同学们结合这些图片谈一下这是谁的的责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让小学生明白对于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日常事务该如何正确处理,以及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班级中的一员和未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承担的责任。通过类似这样的事理的讲解,让小学生不仅对一些事情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而且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三、在情理交融中指导学生明辨是非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明辨是非。老师可以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从而产生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第一,培养正确的情感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其年龄因素的影响,对周围的很多事还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道德的标准也就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需要小学思想品德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道德行为。此外,在道德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具有高尚道德品德的人或事迹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他们产生敬仰之情,从而产生对高尚的理解。第二,动情晓理,明辨是非。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老师的认知水平,在面对一些是非问题时,把学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情感充分暴露,老师再在此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学生就会对是非问题的感受更深,从而增加其面对是非问题时的态度和行为。比如,老师让学生辨析“进口产品比国产产品质量好”。面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激烈的争论,老师可以在学生的辨论之后,为学生总结:劣质产品伤人伤己,优质产品为国争光,进口的产品未必都好,我国也有优质产品。不仅让学生对是非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辨析中得到激发。总之,情感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兴趣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学文明理中激发其正确的思想情感,还可以在情理交融中指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用以指导自身正确的行为。

作者:刘伟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宝山乡中心学校

第三篇:小学数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一、根据数学发展历史,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至关重要,通过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教学知识来发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挖掘其数学思维潜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数学发展方面,我国是一个历史古国,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利用,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从而影响了世界数学的发展。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材上,每篇课文的准备课时上都有一幅主题图如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它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就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小树立祖国在学生们心中的伟大形象,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们的感人事迹,如解放以来的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和陈景润等人对人类数学发展的伟大贡献。他们专心研究数学问题,为祖国数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奋斗终身。这些爱国主义的生动题材能够极大地感染小学生,在这种强大的感染力作用下,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立志于祖国建设,培养学生勤学好学的态度。

二、教师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思考与总结,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方法。目前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具有很大的空白,这样就能让教师和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在空白之处大展拳脚。教师要根据数学教材的这些特点,精心备课,从而把思想品德教育巧妙地渗透进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针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说话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将孔融让梨的故事加以改进,孔融家新买了七个梨,四个大梨、两个中梨、一个小梨,家里还有父母,两个哥哥四口人,他是这样分配的:他首先将四个大梨分给了父母与两个哥哥,然后自己拿起一个中梨享用,正值此时,邻居家的两个小孩过来玩耍,那么小孔融又当如何分配呢?答案是他将剩下的两个中梨分给了两个邻居家的小孩而自己换成了小梨。通过这种数学教学方法,在简单的数学运算中就能很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合起来,那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开展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锻炼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发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关注与同情,从而达到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四、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在其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因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正是学以致用思想的体现。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材中,有关认识钟表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进行简单的钟表知识讲解之后,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假如小明早上六点二十起床,七点钟必须出门上学,他穿衣服、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个人洗漱需要10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煮面及用餐需要1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5分钟,那么他如何保证在七点钟出门上学而不迟到呢?”学生可作如下的回答:个人洗漱过程中可以同时烧水,这样就节省了单独洗漱或者烧水的时间;还可以考虑在洗漱的时间内,边烧水边煮面,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时间的富余使得小明在出门上学时不必慌张;甚至可以让小明提前10分钟起床,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打扫一下房间卫生等。通过这种合理安排时间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长短虽然固定,但却具有一定弹性,能够人为地进行调节与利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做事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习惯,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节约、珍惜时间的优良品质。这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果。

五、结束语

思想品德教育将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作为载体,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与挑战,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出新的教学教育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寓教于乐,并且合理地渗透进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高兴仙 单位:青岛市世原希望小学

第四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

目前,我国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学校及家长都普遍缺乏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比起思想道德教育,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及学生的成绩,而家长则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之下产生望子成龙的心理,导致父母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要求都过于苛刻,使小学生在学校时马不停蹄地学习基础知识,而在课后又在父母的要求下参加各类补习班,完全没有时间用于思想品德的学习与提高之上。在大部分学校都存在重文化,轻德育的情况,甚至有些思想品德课程会被文化课程所占用,即使没有取消思想品德课程,学生在教师及家长的影响之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度也较低,常常出现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其他作业的现象发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教师会直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考题及答案,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答案,从而不影响期末考试成绩。总而言之,思想品第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其教学质量也就更加难以保证了。

2.思想品德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可以为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中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项重要途径,因此它成为了一门小学期间的必修课程,肩负起了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及生活学习习惯培养的艰巨任务。这么一项重要的任务也必须由具有相应能力的教师来完成,担任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意识,自身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素养,同时也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而现状则是大部分学校仅仅将一些主课教师任命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兼职教师,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的思想品德教师职位,知识将这门课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极大地降低了课程的乐趣性。

3.忽略了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大部分是由教师全权完成的,无论是在课堂内外,占据主体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忽略了小学生在其中的重要性。这一情况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依赖性,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来完成,从而失去了学生在思想品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及自我提升能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1.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小学生仍然处于对世界的探索阶段,他们对于世界观的认知还是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中获取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现实情况逐渐渗透至课程当中,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他们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与爱好,帮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形成一个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及思想品德观念。例如,在学习《互帮互助一家亲》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一些团队式游戏,让学生在真正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有助于课程效果。

2.完善德育体系,提高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

目前,我国教学仍然是被应试教育这一方向所驱动的,对于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过分重视,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断采取强化训练的手段来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也仅仅局限在教材范围之内,使相关教育机构、学校就家长都忽略了小学生的德育。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应的德育体系及监管体系,对于一些严重的违规现象给与一定的惩罚,例如思想品德课程被无故占用、取消等。同时,学校方面也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络与沟通,共同探讨正确的德育方式,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思想品德。

3.通过情感熏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在小学阶段所养成的习惯通常是非常稳定的,且能够伴随其成长。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小学阶段都不应该过分重视孩子的文化成绩及考试分数,而应把关注焦点放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之上。应该坚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思想品德训练,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意识及条件反射,将这些训练行为逐渐转化为自然习惯。

作者:武红梅 单位:鲁东大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一、在识字教学中推动德育

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字、词、句,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护”字时,学生组了“保护、爱护”等词语。教师让学生结合听说训练让学生从小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又如,教“打”字,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能随便打骂别人。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在指导朗读中感悟德育

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通过朗读,在读中悟理,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德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让学生通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从而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等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又如,在指导朗读《桥》一文时,让学生用严厉的语气读出村支书执著,沉着冷静、威严的表现,用焦急慌张的语气读出人们在洪水来临时的表现。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徇私情、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了德育。

三、在习作教学中深化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写作练习中也不可忽视。写作练习中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如,在训练《我最敬佩的人》《美就在身边》等习作中,学生都能把人物的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触发了种种思想感情,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和娇惯。本人以写作训练为载体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让学生在《今天我当家》《我学会了》习作中既体会到了做家务的辛苦和乐趣,又能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让学生受到了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

四、在课外活动中践行德育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途径之一。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通过开展排演小话剧《负荆请罪》、“红领巾小记者”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会、“我选我”演讲等活动,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老师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就要多下工夫进行研究。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作者:李生平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刘沛第二小学

第六篇:新媒体环境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影响

一、新媒体的环境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依托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即时发生、即时传递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人们的节奏总是不断加快,不断向前的,这种生活状态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的,也是最能为其所接受和适应的。小学生天生追求快节奏,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新媒体的特点相结合是非常适宜的,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定时、定向的传递信息,新媒体对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等任何定时定量的限制,其时效、快速的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手机信息、qq、微信、微博等成为小学生沟通的新工具,借助新媒体小学生们可以快速的获得所需信息,避免他们注意力时间短、精力不集中、耐心不长久等问题。

二、新媒体的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语言冲击小学生基础语言的学习和积累。网络词语就是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些由数字、符号谐音组成的特殊语言或者文字,这些网络词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其影响范围和人群逐年递增,其蔓延和渗透之迅速,是很多网络专家、学者始料不及的。网络语言不仅改变了社会的语言体系,也改变着小学生的语言环境,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非常容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小学生正是处于学习语言的基础时期,如果将网络语言带入课堂,将会严重影响其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效果和程度,将会有很大的负面效果。

2.鱼龙混杂的浏览内容弱化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新媒体的特性呼应着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广泛的兴趣,对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很容易让他们沉迷,长时间使用网络,小学生和电脑或手机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不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缺乏真实的交流,容易产生孤僻、冷漠、自闭的性格。

三、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对策探索

1.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积极努力营建优良新媒体环境。越来越多的家长呼吁有关部门能够整顿小学生的上网环境,希望能形成绿色、健康的网络世界。这个愿望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作为基础,就是完善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小学生的网络安全。例如,新加坡对互联网的管制方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开展了“分类许可证”制度,用户传输的信息都需要经过政府的电脑控制中心“中转”,这样做有效地过滤了负面的、非法的信息。如果不按政府要求办理“分类许可证”者,是要被处以重罚的。做到这样,(1)要建立健全网络督察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信息的蔓延,可以建立网络信息档案,定期督察各种小学生使用的网站、信息、视频、图片等,肃清小学生网络环境。(2)建立健全完备的惩罚制度,并依法追究责任。通过广泛听取专家、家长、老师、小学生等多方面意见,归纳总结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形成小学生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做到有法可依。

2.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双向性、互动性,“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并作及时引导,打开师生交流的渠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上交流意见、发表观点,“校园手机论坛”、“网上聊天室”、“在线辅导”等,通过轻松的交流与对话,一起探索和求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使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学习、求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可以随时查阅信息,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与老师、同学沟通、探讨。这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及时沟通、探讨、交流,教育者将成为受教育者在道德完善途中的一个知心朋友。。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9

如在教学《风儿吹呀吹》这一课时完全可以领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受风,并让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同时结合生活中一些关于风的视频知道风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和哪些危害(这样图文并茂感染力强)。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学生每人亲手做个漂亮的风车到教室外玩一玩感受学习的乐趣。“留心处处皆学问”,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在角色扮演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品德课的真正意义,是通过课程把学生引导、教育成有思想、有能力、德才兼备、健康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课程虽然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帮助,用他们经历的生活情景,锤炼成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教育他们。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为了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教学中要真实反映社会。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扮演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悟,促使学生品德向健康、善良、正直去发展。在教学中,以课堂为线,学生的生活为点,用课堂这条线把学生生活的各个点连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点、线的结合使学生获得了新的感悟受到教育,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也可让学生在周五放学回家时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送自己回家的司机,这就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有提问的,有记录的,提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是最丰富的教学素材。课堂上和教材上的教学素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教材的内容有的对农村孩子来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删减。而所有的这些都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该找到最接近学生生活的那个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整合后的内容搜集整理资料。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拓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其成为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深入社会生活的原动力。如在《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教材要求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京剧知识,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外,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引导学生对当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现象进行搜集整理。比如东北二人转、东北皮影戏以及当地的丧葬、婚俗和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结语

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篇10

我觉得从小让孩子感恩,是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一个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游刃有余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地挑起未来祖国发展的重担。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穆荣老师还说,在国外许多公共场所的标识牌上用汉语写着“不准随地吐痰”“不许随地乱扔垃圾”等语言。我告诉同学们:其实这是外国人对我们国人的一种侮辱,作为祖国的未来,有责任、有义务改变现状,“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好”。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做了一面“耻辱墙”,让同学们永远记住:落后就要被欺,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突然长大了,不管是班内卫生,还是环境卫生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我知道这是品德教育取得了实效,我感到十分欣慰。

二、在主题队会中渗透品德教育

三月,是弘扬雷锋精神月。2011年3月25日,我们班举办了《向雷锋叔叔学习》主题故事会,全班共18个小组,有16个小组参加了讲故事比赛。通过听故事,同学们对雷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在争当雷锋式好儿童的环节里,同学们热烈讨论并计划如何帮助他人,有的说“:我们班的铭铭需要帮助,因为他上周把腿骨摔裂,绑着石膏,无法行动。我们小组打算帮铭铭打扫卫生。”有的说“:我们小组的龙龙同学学习成绩不好,我们要帮他把学习搞上去。具体由婷婷每天出10道题,让龙龙做,最后霞霞批改,希望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看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听着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我被感动了。我让他们把刚才说的话写在纸上交给我。我一张张的认真地读,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我要把它们永久地保留,不光留在纸上还要留在每个孩子的心中。一下课我就冲出教室,去学校对面的超市买了卡纸。我把卡纸剪成心的形状,在“心中”用直尺画上线,请各个小组把刚才写的话,重新用心、工整地誊写在卡纸上。我把18个小组的18颗心郑重地贴在黑板左边的墙上,起名“爱心三月,我们在行动”。

三、在班级文化中凸显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