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3-12-18 17:5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美学;读者接受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并流行于20世纪的多个文学流派的总称,它涵盖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个文学流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崇尚“非理性”,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挖掘。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早诞生的流派,象征主义高举反传统大旗,变传统文学中的注重客观反映和模仿为注重内心情感和创作主体,对之后的文学流派都产生了极大影响。通过对后世文学流派与象征主义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象征主义在创作方法、美学观念以及读者接受方面,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格局和发展。对象征主义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对象征主义影响的研究,更是全面了解西方现代文学转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创作手法
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第一次实行了笔触的大转移,揭示内心世界中的深藏的东西。而表现主义主张艺术的无目的性,注重心灵体验和内在真实,重视心理和精神的剖析,表现主义者们不重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来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在这一点上表现主义是与象征主义一脉相承的,所以,表现主义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的深化。”比如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在其作品《毛猿》中,贯穿全剧的毛猿象征人,轮船象征现代社会,运动员象征原始,作者通过象征,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内心感受放置于明朗的生活场景中,用以展现生活背后能推动一切进展的“神秘主义“。意象派对象征主义诗歌采取了“扬弃”的态度,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强调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追求诗歌中的象征意味,尤其张扬了象征主义诗歌中的音乐效果,保持了诗歌的独特魅力。而意识流文学特征中的面向内心、面向自我,以及意识流小说家创作时常采用的“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的手法都深受象征主义影响,并且意识流中的自由联想与象征主义中的自由联想并无多大差异,都带有很大的任意性和跳跃性,都不遵从传统的形式逻辑,只服从主体想象的需要。比如意识流代表作家伍尔芙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就是写一位妇女看到墙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斑点而引起的无限自由联想,它起先“像钉子留下的疤痕”到最后主人公由此联想到的人生无常,都无不体现了自由联想在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象征主义戏剧给后世戏剧也带了较大影响,象征主义戏剧代表人物梅特林克的“静止戏剧”(“静止戏剧”是指戏剧要反传统的美,戏剧应着力表现生活背后的东西;戏剧的美并不在与动作,而在于看似无用的心灵对话中。)就被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贝克特大为使用,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动作得到消减,语言无逻辑,开始关注人的内心状况,所以贝克特的戏剧一般被视为“静止戏剧”的典范。超现实主义文学代表布勒同提倡的“自由写作法”,即在创作中,应当为了保持“半意识状态”,使“自己不再属于自己”,在利用无意识活动和其他被动状态的同时,还要借助“妄想狂”来“使混乱条理化,从而有助于彻底现实世界”,这种“自由写作法”就深受兰波在其作品《第二种疯癫:字的炼金术》(《地狱一季》)中倡导的“凭着幻觉、错觉来写诗”的影响。超现实主义也提倡自由联想,超现实主义者认为:两个或多个好像本质上陌生的元素,在一个对它们也是本质上陌生的平面上,能产生最强烈的诗的火焰。比如在超现实主义诗人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中诗中所描绘的死人与风中的人,西天的月合为一体,臂肘和脚下一定会有星星,以及死人的头角在雏菊中展露,在太阳中碎裂等场景,都是极其不相干的东西连接起来的。这种在下意识的非理性领域中找到的东西,超现实主义者称之为“诗意的客体性”,象征主义者们追寻的“彼岸世界”。
2、美学观念
象征主义将“怪诞”引入文艺美学领域。所谓“怪诞”即是“有形无形、混乱不清、仿佛畸形的东西”,象征主义有意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在怪诞的事务上,使之产生变形、扭曲或者加以夸张、漫画化,以此来表达高速发展的时代的“怪相”,典型例子是被视为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无缘无故变成一只甲虫,是人完全被社会异化了的象征,他像垃圾一样被人抛弃,是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的象征。同样崇尚“怪诞美学”的魔幻现实主义也受到象征主义“在幻梦中,可以洞见天上之美”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者并不按生活本来面貌来反映生活,而是按照幻梦一般的原则揭示生活的本质,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幻境结合起来,变现实为荒诞、梦幻。总的来说,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如果说象征主义文学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观,那么意识流小说则在此基础上否定了传统美学中关于时间的观念,意识流文学要求展现意识活动的一切领域,注重描写意识活动的非理性内容。在意识流作品中,人物的意识活动能够汇成斩不断的“流”,这也是人物“自由联想”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波德莱尔的美学观念都大大影响了两位伟大的法国作家: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和存在主义文学和哲学集大成者萨特。波德莱尔是普鲁斯特最喜欢的诗人,在普鲁斯特的《论波德莱尔》中便有详细说明,普鲁斯特对波德莱尔也进行了特别的接受,波德莱尔近乎狂热的抒情反叛,到了普鲁斯特的时候就成了温情脉脉,在普鲁斯特的大作《追忆逝水年华》中,我们看到的,完全就是温情、细腻的普鲁斯特;萨特在发展存在主义文学时提出的“文学散文已然具有了浓郁而不自觉的、哲学应当归还的意义。”就参照了当年象征主义者们推崇的“将音乐性还给诗歌”,萨特极力推崇马拉美的诗学,他在马拉美的诗中感受到了诗的“隐秘”,“娇嫩”和“自然”。萨特在其文章《论波德莱尔》中深化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主题,为了将现代审美视野推向更广阔的境地,萨特引用过波德莱尔的诗:“幽暗与明澈面对着面,让心灵变成一面明镜!真理之井明暗相辉,映一颗颤栗苍白的明星!”萨特是为了向大家说明波德莱尔如何将一个简单的事物在呈现的精神状态中或者在一种精神的创造力的开掘里,展现出多么幽深无限的美学境界,而这种美学倾向也一直终生都萦绕着萨特,这也是为什么萨特的某些小说和戏剧被称为是“诗意的小说”和“诗意的戏剧”的基本原因所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敏感以及对这种敏感所进行的哲理性升华,这一点在存在主义文学中的体现就是注重描写主人公的主观感受,使得主客观形成某种融合。萨特在其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中描写其主人公、一位哲学教授马蒂厄时,其敏感的笔触已经有一种诗意的境界了:马蒂厄睁开眼睛,伫望长天,天空已路出冥冥珠色,没有一丝云,深邃无底,幽幻空渺,晨光正在缓慢地形成着,晨曦的光将洒落大地,并用一派金色去淹没人世……这种笔触的敏感性,用创造性的感觉去在原始的一般的事物中挖掘创造感觉的丰富形象不难让我们想到是象征主义诗人们给萨特带来了创造性表达的灵感源泉。
3、读者接受
象征主义的追求在于实现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象征主义者希望打破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发现事物中“隐秘的关联”。象征主义诗歌要选择趣味高雅,欣赏水准较高的读者作为对话人,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索,打破读者旧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有能与之对话的新读者。根据接受美学康斯坦茨学派代表尧斯的观点:作品应“同时包括文字结构本身以及读者或观众对它的接受和领会”;作品的内涵不是永恒的,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象征主义文学的价值体现读者对它的接受以及后世文学流派对它的吸收和继承。象征主义首次实现了文学笔触的转向,它起步于客观世界,但不仅限于再现事物本身或者直抒胸臆,象征主义以各种方式所描述的事件、情感等,一方面能引起读者共鸣,因为“客观物”或者“对应物”都是人能感知的事物,另一方面又具有抽象性,因为这些事物多半是抽象的,并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所以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在里面;象征主义的这些特点符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整体“内转”趋势,之后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象征、隐喻等手法,或者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夸张、讽刺或是荒诞不经,对于被社会异化的人来说,不失为心灵的涤荡和洗礼。笔者以为不仅是象征主义的特点使其能在20世纪长久不衰,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巨大影响,而且现代工业的兴起、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将西方抛进了深刻危机的大环境,再加上非理性哲学的全面兴起,都使得象征主义以及之后有着象征主义某些特征的文学流派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
4、结语
象征主义出现并发挥作用之时正是西方文化转型之时,外倾文化转变为内倾文化,群体文明转变为个人文明,乡村文明也在朝着城市文明发展,这样的文化转型期指明了现代派文学的发展方向。象征主义关注内心、崇尚非理性、认为“世界并不是二元的,而是一体的,整个世界是一座象征的森林”,这是象征主义能影响西方文学格局的原因,同样也是象征主义值得被关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岳添.法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杨国华.现代派文学概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篇2
根据我们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应当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价值特征,即对某一文化形式或要素的认定。在其极端形态上它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肯定特征与否定特征。以科学主义而言,肯定特征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的完全认定乃至崇拜;否定特征则是对其它非科学文化形式,主要是人文方面的文化形式的贬抑和排斥。第二,认识特征,即对围绕价值认定的对象所进行的描述和合理性说明。科学主义在这方面也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自身说明与关系说明。前者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自身价值的绝对性描述和论证;后者是对科学文化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关系描述与说明。第三,功能特征,即尚未现实化了的功用特性。按照大文化结构的概念,它应当有精神文化功能、社会的调节功能和器用性功能。下面,我们按照这一解释框架对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作出初步的描述。
1、科学主义是关于科学的一种崇拜
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从肯定方面来说是科学崇拜。如r·g欧文所说,科学主义“使科学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而逐渐受到崇拜”。或者径直而言,科学崇拜就是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所解决,直至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韦莫斯说:“唯科学主义一词,……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所以,科学主义是一种价值认定的极端形态,这种极端形态使得科学神圣化,从而由一种自然知识的体系上升为一种神学信仰似的东西。因为这一点,科学主义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精神有了某种相通之处。如果说中世纪宗教神学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则科学主义就认为科学是全知全能的;如果说宗教神学对上帝的崇拜是对一种精神范畴的崇拜,则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就是对一种特殊文化形式的崇拜。不管科学与上帝是多么的不同,科学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共同之处是把人类的某种文化产物奉之为神明,使之成为高于人类的救星。就这一点也可以说,科学主义是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带有宗教神学态度的一种文化思潮。
2、科学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
从价值特征的否定方面看,科学主义是作为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而存在的。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理解是排斥人文因素的。科学主义的典型形式,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真命题的集合,是不包含错误的,因而它否认科学的人性特征。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的认识方法而贬斥人文的方法,如历史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方法,实际取消了人文方法的地位和它与科学方法的互补作用。科学主义竭力把人的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以及人本身排除在外,从而造成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分裂,使得科学与人文精神处于对立的两极。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还集中表现在人与科学的价值关系上。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实际是人的一种异化。因为科学是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产物,它是属人的、为了人的并且服务于人的。如果我们把它看得高于人本身,对人的这一创造物顶礼膜拜,反过来受其统治,我们就走向了反面,导致自身的异化。这种情形,是把人作为价值中心的人文主义所不能容忍的。
3、科学主义是一种绝对的科学观
科学主义是把科学绝对化的产物,把科学这种人类的特定认识形式凝固化了。由于作了凝固化处理,本来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则丧失了历史性;本来是人的创造物,与人的实践密不可分,现在则远离人本身,成为一种绝对本体。
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绝对化主要表现在:
——科学定律是绝对正确的。构成科学具体内容的是真命题。科学就是真命题的集合,它不包括任何假的或错误的命题。因此,科学是掺不得一点假的。如果说科学有发展的话,也只是真命题、真子集的量的增加,而不是真与假、正确与错误的某种辩证运动。科学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科学内容的绝对化。
——科学方法是绝对有效的,存在着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内容的绝对真理性是由科学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予以保证的。如果不存在一条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科学的绝对内容就不能获取。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演绎主义,抑或是批判理性主义,都企图找到一种绝对可靠的认识途径。为了保证认识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他们也都认为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统一的、规范的,如同他们所认识的科学内容是统一、规范的一样。近现代科学主义的主流是规范主义的。
——存在着绝对的科学本体。绝对科学本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绝对界限。这条界限恰似一条鸿沟保证了科学的绝对纯洁性,使它免于被非科学所污染。这一点对于科学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模糊之处,科学本体就丧失了它的绝对存在,科学的至高无上性与神圣地位就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长期以来,科学主义的理论家们所以竭尽才智围绕科学划界问题连篇累牍地大做文章,根源在此。
——科学的社会作用是应当绝对肯定的。近现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与实际效用是肯定的。科学主义者比通常人们走得更远,他们认为科学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只有正面效应而不存在负面效应。他们对科学社会作用的理解是一重性的而不是两重性的。他们不认为科学这种文化形式除了它的巨大社会进步作用外,还可能有历史局限的一面,还可能有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的一面。他们截然拒绝接受这一可能性。
所以,对科学内容、科学方法、科学划界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绝对化理解,构成了科学主义的绝对科学观。
4、科学主义是一种片面的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文化的基本目标是求真而不是求善求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科学而不是其它学科;文化的基本结构是逻辑加经验而不应该包含其它基本要素;文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方法而非人文等学科的方法。总之,把文化归结为科学,把科学归结为逻辑加经验,把善和美的范畴归结为真的范畴,这是科学文化观的片面性所在。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唯有科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才有资格进入神圣的文化殿堂。而其它文化形式无此地位,不堪佩以文化的绶带。这实质是一种科学文化的单一论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取消论。
科学主义片面文化观还有其人本学方面的认识根源。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对人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科学主义基于其特定时期的自然科学背景(牛顿力学),它把人理解为一种机器,因而不可避免地把人的存在方式——文化理解为一种机器的原理,即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科学。
5、科学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表现为科学基础主义
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其它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在其极端形态上,科学主义甚至企图同化或消解其它文化形式,使其科学化或使其在文化领域丧失其独立性。所以,从文化功能的角度看,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基础主义。
科学基础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实现途径。一种是把科学本身的有限原则直接运用于一切文化领域,使它成为文化领域的公理,从而使科学成为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例如,牛顿力学体系问世后,首先出现了将牛顿力学的原则推广到其它科学领域的倾向,继而它又被推广到社会学领域,此后几乎成为其它一切文化学科的基础或模式。另一种是从科学中先概括出一般方法,然后以此为标准对其它文化形式进行重新建构,使它们获得某种科学的形态。逻辑经验主义以及某些结构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类型。这两类都属于科学化的工作,只是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典型特征而已。
6、科学主义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科学一元主义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调节和改善社会关系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指导思想。科学主义者甚至以物理学为模式提出了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用以重新架构整个社会关系。在历史观方面,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对历史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因素。以此为基础,他们把历史观归结为科学,归结为一种物性的机械法则,而将历史观中属人的一面、与人的特性有关的一面排除出去。甚至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方面,科学主义也按己所需力图把马克思思想中所有人道的因素排除出去,而仅仅保留所谓科学的因素。在这种科学一元主义影响下,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似乎变成了冷冰冰的物的世界,人的社会似乎变成了物的机械性的社会。
科学主义社会功能的另一表现是社会器用层面的单一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对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毫无疑问地具坌某种负面的功能。它不仅使人变得如同马尔库塞所说是一种单向度追求的人,而且尤其使社会环境变得极为不平衡,甚至是一种分裂、对立的状态。科学技术迅速地外化为造福于人的工具器用,使得社会的科技环境迅速地膨胀。与此同时,社会的人文环境却引人注目地相对萎缩。至于社会的生态环境则严重地受到损害而急剧地恶化,成为当代和下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初步评析
首先看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一方面,科学主义在价值特征上具有某种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根本点来说它又是不合理的。从合理的方面说,科学主义对科学的态度有可取之处。19世纪和20世纪毕竟是科学的世纪,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具有某种历史的根据。同时,人类文化的活动就总体而言是在主体—客体的结构中进行的,它总是可能有不同的方向。它可能沿着经验的方向向外超越,体现为客体性的文化内容,形成对科学的倾向态度;也可能沿着超验的方向向内超越,体现为主体自身的文化内容,形成对人文学科的倾向态度。当然也可能是两者彼此结合,这或许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希望所在。但不管怎么说,科学倾向在特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确实在文化本体的结构里有自己存在的某种理由。历史地看,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不管其程度如何,在其早期阶段对科学这类文化现象的滋长蔓延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热”,都与某种倾向或偏好有关。“科学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另外一个积极作用在于,通过它的价值驱动,科学日益外在化,分化为某种独立物。这是科学发展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需要给予某种肯定的。
但是,我们毕竟看到科学主义在根本点上站不住脚。科学成为一种被崇拜物,从服务于人的工具成为似乎高于人的统治者,从而产生了某种异化现象,使科学的价值走向反面,这是科学主义由对科学价值肯定的极端化而导致的对科学价值的否定。它提醒人们,对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价值评价都应以人类主体为根据,人类不应当对自己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取崇拜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反思,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下述的逆转:在人与科学的关系方面,重心开始摆向人本身;科学开始寻找自己的目的——以人为归宿;科学也开始意识到人文主义对自身的制约,意识到科学作为工具理性应当置于人的需求这一目标之下。科学的内容愈来愈带有人的色彩,成为属人世界的一部分。科学的人性特征日益显示出来。科学不再仅仅是客体性的积淀,主体性也被视为它的内在特性的有机构成之一。科学的外在性正在被扬弃,显示了它向人文精神的某种复归。这种情形本身就是对科学主义价值特性不合理性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在人类文化创造的实践中主体与客体走向统一的某种趋势。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把人类文化总价值全部赋予科学,这种以偏代全的文化态度是对人文学科乃至人文精神的贬斥,是以否定人类总体文化的存在为出发点和目标的。这使它自身走向反面,成为具有某种反文化特性的思潮。它在客观上遏制人文学科的发展,使人类文化成为一种跛足的文化。由此也限制了科学自身的发展,堵塞了它走向未来的道路。现实生活中由于重理轻文而导致了人文萎缩、灵魂空虚已经强烈地使人感到文化创造失却了它的原动力。这决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危机,而是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危机。
其次,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特征作一些分析。科学主义关于科学的价值论证是多方面的,而集中起来看主要是关于科学自身合理性和科学与其它文化形式关系的合理性说明。在这种说明中,科学主义的思想家们关于科学的结构、方法、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都不无合理的建树。某些研究之精致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对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我们今天从事科学观的研究,对这些成果也不能绕道而行。尽管如此,科学主义由于在认识特征上的绝对化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绝对化使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特有的属性丧失,科学的知性特征被淹没了。另一方面,绝对化又使人们关于科学文化地位的认识极度扭曲,似乎科学不再是人类文化园林中的一员,从而失却自己的归属。
在实证科学兴起的早期,一些科学思想家关于科学的认识还没有被绝对化。随着科学主义的形成和成熟,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科学认识理论的研究虽然更加精致化,形成了专门学科并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合理内容,但科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被绝对化了。科学好象达到了绝对本体,不再是一种知性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本性的丧失,是科学主义认识特征的致命之处。正因为此,它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多的批评,而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科学本身的发展。二十世纪科学的进展愈来愈显示出科学相对性的一面。科学主义的价值论证因而失却了自己的依恃,陷入了某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科学不顾科学主义的反对似乎又回到了知性的地盘上,表现了某种回归。与此相应的是,科学的文化地位也重新为人们所审视。人们注意到,科学可能并不象科学主义所预期的那样,是唯一具有终极意义的文化形式,科学只是整个世界过程集合体的一部分,并非至高无上的。科学,不应当以否定其它文化形式的价值为前提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相反,它应当在人类总体文化的范围内,在与其它文化的整合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类的文化园林可能不象科学主义描绘的那样是科学一枝独秀,而应当是百花齐放。
最后,简要提一下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科学主义价值特征和认识特征的逻辑延伸。文化关系中的科学基础主义与社会环境中的科学一元主义无非是科学崇拜与绝对科学观的文化表达和社会表达。从理论方面说,前面对科学主义价值特征与认识特征的评析已经包容了这两种特征的本质说明。至于这两种功能的具体评析,譬如科学基础主义的实现机制和科学一元主义的社会评价,则需专文作述,非本文所能纳涵。但它们根本的价值立足点与认识支点,应当说已经清楚。
总起来看,科学主义在走向世纪末的时候,似乎已江河日下,远非世纪初时的那般雄心勃勃。当代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同时而起的新人文主义思潮,预示着人类文化方向的某种调整。长远地看,这种调整预示着新的更高类型文化的到来。人类将通过对原有文化思潮的批评,通过对科学文化的反思,特别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创造实践为自己寻得一条文化新路。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旧有的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化类型正在旧文化类型的化解和调整中孕育而出。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展望,我们说对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评析就不仅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性认识,而且可能有助于我们对新文化的选择与构建。
部分参考文献
①郭颖颖《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③m·怀特《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④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⑤a.j.ayer,"language,truth and logic",published by pelican books,1987
⑥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⑦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⑧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⑨江天骥《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涂纪亮主编《分析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篇3
关键词:心理动词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边缘性 主观性
一、引言
本文在对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认为研究的共识体现为对心理动词边缘性、主观性的肯定。“边缘性”是指心理动词在动词中并不处于核心位置。与动作动词相比,心理动词在语义、句法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观性”是指心理动词在语义上表达的都是不可见的事物,这种语义特征也影响到其句法表现。
二、心理动词的边缘性
心理动词的边缘性是就心理动词在动词中的位置而言的。动词的主体为动作动词,通常概括动词的特征时以动作动词为主,而心理动词、属性动词、趋向动词等是非主体类别,我们称其为边缘类动词。与动作动词相比,边缘类动词在语义特征与句法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我们称其为边缘性。心理动词的边缘性主要体现为:在语义上,心理动词的语义经常游移于事物、性状、动作三者之间;在句法功能上,心理动词经常可以兼具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部分句法功能。
(一)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
对心理动词语义特征的描述大多是从命名和义素分析的角度入手的。如“记内情所发”(马建忠,1898),“从语义上说,它是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的,有语义特征使得它形成了特定的语法范畴、语法类……”(周友斌、邵敬敏,1993)。李临定(1990:112)认为,“心理活动动词是指表示喜爱、怨恨、感觉、认知、遗忘等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动词。”这是对这一类动词的命名,也是对其语义特征的概括。董秀芳(1991)认为,“心理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其语义特征表现为[ 人][ 大脑器官][ 思维活动]。”陈昌来(2002:96)提出心理动词具有[ 心理] [ 述人]的语义特征,[ 心理]语义特征可以描述为:“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类情绪意志活动和认知活动的动词,而且是以这一语义性质为主的动词,这样[ 心理]语义特征可以具体化为[ 情绪/认知],如‘喜欢、爱、想念、思念’等是情绪类动词,‘知道、觉得、认为、以为’等是认知类动词;”“另外,心理动词都是表示人类对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是人类对各类刺激物的不同层次的反应,所以心理动词都具有[ 述人]的语义特征。”这种描述带有义素分析的方式。总之,对心理动词语义特征的描述都是围绕“表示人类心理活动”这一中心进行的。也就是说,“从意义出发界定心理动词”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心理动词就是表示心理的动词。
方梅(2005)讨论了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往称为心理动词的词语。她认为,认证义动词虚化的起点是“去范畴化”,句法方面表现为谓宾动词句法特征的衰减,语义方面表现为由客观表达变为主观表达。“认证义动词 小句宾语”既可以陈述事件,又可以表现主语的认识内容,这种双重性是虚化的基本条件。如下面的例句中,从a到f是从典型动词到语用标记的轨迹:
a.我/她想/明白/看见/儿子了。(主语指称对象的体验)
b.我/她想/明白/知道/觉得这是回家了。(主语指称对象的认识)
c.我/她明白/知道/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主语指称对象的认识)
d.我/?她想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说话人的认识)
e.这个问题,我/*她想,没什么好商量的。(说话人对话题的态度)
f.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我/*她想。(说话人对整个命题的态度)
文章还指出,虚化的程度与认证义动词自身的控制度密切相关,控制度较强的动词虚化程度低,控制度较弱的动词虚化程度高。其中表示评价意义的认证义动词控制度最弱,虚化为表达说话人视角和态度的语用标记。如“觉得”。文章同时指出虚化的句法环境,即“陈述事件”与“表现主语的认识内容”。
王红斌(1998、2001、2002)、杨云(1999)、丰竞(2003)、韩琴(2006)等也对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论述。此外的相关论述多散见于研究动词的论著中。
另外,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研究中,对心理动词的定义也离不开其语义基础,如吉永尚(1997)将“感情·知覚感覚·思考など心理作用を表す動詞(表示感情、知觉感觉、思考等心理作用的动词)”统一称为“心理動詞”。又如山岡政紀(2002)定义的“感情動詞”:
感情動詞とは,人の心理的現象に言及することを語彙的意味とし,経験者格を必須項として取る動詞の総称である。(译文:感情动词是表达人的心理现象并在句法上必须使用经验格的动词的总称。)
我们认为,要描写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首先要明确“心理”这一概念。“心理动词”的“心理”不同于心理学上的“心理”。后者的涵盖面要大于前者。心理学中对“心理”的定义如,《简明心理学辞典》(2007:57):①心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形态。是在有机体演化的一定水平上出现的。最初的心理现象是简单的感觉。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感觉逐渐分化和复杂化,并由此出现了知觉、记忆、思维的萌芽等。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在劳动和语言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与动物心理有着质的区别,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并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过去事件表现为记忆经验,现在事件表现为全部映象、体验、智力活动等,未来事件表现为意图、目的、幻想等,既有意识性,也有无意识性。可以有条件地区分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感觉、知觉、表象、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属于心理过程,是心理的动态方面;情绪过程中的激情状态和心境状态属于心理状态;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则属于心理特征,是心理的比较稳定的方面。”
《普通心理学》(2004:1~2):②“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人的心理过程就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合。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以往对心理动词的研究中,一般是不将表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的动词包括进来的,如“看、听、闻”不被作为心理动词。同时,语言中表示心理意义的(心理学的)词汇也有大量的形容词,如表性格的“内向、外向、活泼、调皮”,表情绪情感的“慌、忧伤、高兴、愉快”等。因此不能将心理动词的“心理”与心理学定义的“心理”等同起来。可以这样说,语言中表示心理的词汇是以心理学所讨论的“心理”为概念基础的,但心理动词只是语言词汇的一部分,其所表达的概念也只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心理动词所表示的“心理”,只是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的一部分。
“心理”是如何成为事物、性状与动作的交界点的呢?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心理”是一个大脑内部的过程,有时可以将其看作人体这个容器中的物质,这时心理就具有了一定的事物性;当忽略心理过程的时间进展,而更多地关注其横断面时,心理就具有一定的状态性,可以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下讨论其程度的高低;而当加入时间因素,将心理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其动作性就自然会有所凸显。心理动词在语义上的这一特征也会在句法功能上得到印证。
(二)心理动词的句法特征
综观已有的对心理动词的论述,对其句法特征的描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心理动词所带宾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及主谓短语(小句)。不同的心理动词所带宾语也会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点,陈昌来(2002b)有比较详尽的分析。
2.部分心理动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3.大多不能构成把字句、连动句,很少构成被动式。
一部分学者尝试给心理动词作形式上的界定,提出了一些界定的框架:
范晓、杜高印、陈光磊(1987:56):能进入“(很 __) 宾语”框架的一般是心理动词。
胡裕树、范晓(1995:245)提出功能框架:(很 __) o[n/v];__ o[v]。
周友斌、邵敬敏(1993)提出以“主(人) {很 动词} 宾语”为框架作为检验标准,凡能进入这一格式的是心理动词,反之则不然。并根据能否转换成“主(人) 对 o 很 动词”,将心理动词划分为真心理动词和次心理动词,同时把能进入“主(人) 对 介宾 很 动”这一格式的动词看作准心理动词。
陈昌来(2002:146):情绪类动词可以进入如下句法框架:np {很 vp} np;认知类动词可以进入如下句法框架:np vp o(vp/np vp)(o指宾语)。
王红斌(2002)提出测试格式:a.从潜意识里/在潜意识里/暗暗地/默不作声地/满心/潜意识地 v;b.n(人) 不/没v 和/跟/同 n 一起 其他;c.让/使/叫 人 v (小句)宾语。
丰竞(2003)提出心理动词的鉴别式为:主(人) 在心里 (很) 心理动词 宾语,记作s:s(p) ih (l) v(p) o(n、v)。特别指出,情感动词的鉴别式s可有转换式s1——ns vm s(p) (ih) l v(p)和s2——s(p) (ih) tn l v(p),又因为情感在程度上有可比性,s还可有转换式s3——s(p) thn m v(p) (o[n,v]),其中,ns=刺激物(stimulus),vm=使令动词,tn=“对”(to)引导的介宾结构,thn=表比较的介词(then)引导的介宾结构,m=更。
心理动词本身是一个意义类,从意义出发界定出来的类别,很难有整齐划一的形式特征。即便是公认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相互之间也没有完全清晰的界线,各词类内部在形式上也只是有着家族相似性。所以,以上归纳出来的任何一条句法特征或任何一个界定框架都存在反例也实属正常现象。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心理动词是一个在形式特征上呈现复杂状态的类别。这种复杂性在量性特征上有着充分的体现,这也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即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因此我们重点考察的也是与量有关的句法形式,至于其他的句法特征则暂不涉及。关于量范畴的表达形式将在下一章详细论述。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动词是以语义为依据划分出来的动词的下位类型。同时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念,认为心理动词是非典型的动词(相对于动作动词),处于动词系统的边缘位置,与名词、形容词有部分相通的句法功能。因此,心理动词在整个词类系统中的位置可以归纳为下图:
图1:心理动词在词类系统中的位置
心理动词的句法功能标示为下图:
图2:心理动词的句法功能
图2表示,心理动词的句法功能位于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功能交叉地带,具有大部分动词的功能,具有小部分形容词与名词的功能。这是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边缘性”在句法功能方面的表现。
以上内容是针对“动词、形容词、名词”这三大词类来说的,心理动词在句法功能上具有“边缘性”,这可以说是一种“外部边缘性”。在动词内部,心理动词也同样具有“边缘性”,可以称为“内部边缘性”,这主要表现在“状态动词”与“动作动词”“变化动词”等类别之间。吉永尚(1997)讨论日语心理动词的语义时认为心理动词连接着状态动词、动作动词等,但又与这些动词所不同,并就此对日语的心理动词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分析:
本稿では心理動詞は状態動詞や動作動詞と連続していると考えるが、これらの動詞との相違点や境界上にあるものなどについて意味的側面やアスペクト性をもとに考察を加えた。(译文:本文认为心理动词连接着状态动词和动作动词等,但主要考察了它们意义上的不同与分界以及这些动词的时体特征。)
在现代汉语中,心理动词也一样处于“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变化动词”的边缘地带,这与其“外部边缘性”有很强的一致性。总的来说,无论是外部表现还是内部表现,都充分体现出边缘类动词与典型动作动词的不同之处。因此,“边缘性”是心理动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一点在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三、心理动词的主观性
“主观性”也是心理动词的基本特征之一,同其“边缘性”一样,贯穿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特征。
首先,在语义上,心理动词是用来描述人的心理的,无论状态也好,动作变化也好,都是不可见的,只是将内部的心理外化为可以表述的文字而已。这对心理动词量性特征的影响表现为:心理动词的量都是非精确计量的。
其次,在句法上,由于心理动词的量是主观性的量,因此与心理动词同现的数量词语往往是非精确的③。同时,心理动词的程度量往往需要程度词来彰显,程度词所表达的量往往都是主观评价性的,这也是一种主观性在句法上的体现。
四、结语
本文从句法、语义两方面考察了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认为“边缘性”与“主观性”是对心理动词基本性质的共识,心理动词的句法语义表现都与之相关。在对心理动词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心理动词其他方面的特征或表现。
注释:
①杨治良《简明心理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②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③即使出现具体的数字也不表示精确的计量,如“一天想你三次”
并非精确表示“三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
1993,(3):181~189.
[3]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董秀芳.谈汉语的心理动词[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1,(4):115~119.
[5]陈昌来.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
社,2002.
[6]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
国语文,2005,(6).
[7]王红斌.绝对程度副词与心理动词组合后所出现的程度义空范畴
[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1):63~70.
[8]王红斌.谓宾心理动词与其后的非谓动词所表动作的语义所指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87~90.
[9]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002,(4):62~64.
[10]杨云.不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心理动词[j].云南教育学院
学报,1999,(1):68~71.
[11]丰竞.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6~110.
[12]韩琴.心理动词句法语义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13]吉永尚.心理動詞の意味規定とその特徴について[j].日本語
·日本文化研究,1997,(7):81~99.
[14]山岡政紀.感情描写動詞の語彙と文法的特徴[j].日本語日本
文学,2002,(12):23~54.
[15]杨治良.简明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6]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
[17]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1987.
[18]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19]周有斌,邵敬敏.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j].语文研究,
篇4
近年来,我国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央作了一系列部署,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科研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对学术道德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术不端行为得到了一定遏制。但也必须看到,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涉及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任重而道远。“中国梦”为学术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大的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是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中国梦”具有实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和谐特征和价值特征。“中国梦”的实力特征,要求科技创新在提升综合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梦”的实现要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内的很强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技术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中国梦”就是要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是建立在科技实力的基础上的。科技创新要取得重大突破,要求科技工作者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以诚实的科学精神去工作、去攀登。“中国梦”的幸福特征,要求科技创新在提高幸福指数方面取得突破。幸福特征是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在内的幸福指数。“十”不仅强调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提出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等基本要求,都是为了人民幸福。“中国梦”,就是要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提高全国人民的幸福指数,不仅要有自然科技创新,而且要有社会科技创新、人文科技创新。这就要求人文社会科技工作者,要以诚实的科研态度,研究和解决制约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
“中国梦”的文明特征,要求科技创新在实现中华文明演进方面取得突破。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世所罕见,现在是要超越农耕文明,随时代演进。“十”将“四位一体”升为“五位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要以诚实的科学精神,深入研究五个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中国梦”的和谐特征,要求科技创新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取得突破。中国古代讲“和合”“、和为贵”“、天人合一”,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相通。“十”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中国梦”的和谐特征。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要以诚实的工作作风,挖掘中华文化中的和谐元素,为促成社会和谐做出新的贡献。“中国梦”的价值特征,要求科技创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突破。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和崇高理想。“十”报告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不断取得新成效。这体现了广大人民的价值追求,是“中国梦”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价值特征。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要以诚实的学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机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中国梦”提供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动力
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实现“中国梦”,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说实现“中国梦”,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没有中国精神的弘扬,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同样,中国精神也是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学术道德建设弘扬中国精神,首先要有文化自信。“中国梦”,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文化自信梦。这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外国有益的文化当然要包容借鉴,但头脑要清醒。西方文化中反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腐朽文化是要剔除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用中国精神武装头脑,以诚实的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术道德建设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我们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强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鼓舞人民永远朝气蓬勃的迈向未来。学术道德建设弘扬中国精神,还要用中国精神战胜科研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篇5
关键词:关仁山;《麦河》;魔幻现实主义;乡土小说
《麦河》是关仁山具有转折意义的代表作,《麦河》在叙述角度、思想深度、土地文化以及象征性的场景运用上具有极高的艺术创新性。因而成就了这一部有深度、有厚度、注重艺术创新且具有“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意味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一、“寻根文学”的退潮和“魔幻现实主义”余热背景下关仁山的创作
文学意义上的魔幻现实主义是指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产生于拉丁美洲,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展示拉美大陆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地域风情,构成了“神奇的现实”。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克斯曾说过: “魔幻只不过是粉饰现实的一种工具, 但是, 归根结底, 创作的源泉永远是现实"。[1]
魔幻现实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小说产生着强大而持续的影响。作家们汲取了原本被“魔幻现实主义”风潮掩盖的中国传统文学本身所包含的“魔幻”经验[2],创造出了被评论界称为“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实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同中国文学魔幻写作的优化组合。
二、《麦河》的“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书写
民族特色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内核,民族特色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3]在关仁山的小说中,首要表现为具有地域特色的魔幻意象的使用和饱含深情的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演绎,并在具体书写过程中表现出新变。
(一)具有地域特色的魔幻意象的使用
在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作家们清醒的意识到,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单纯模仿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创作实践中,他们尝试运用 “意象”来强化小说的魔幻表达,并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与特色。[4]在《麦河》中,关仁山构建起了一个由具有魔幻性的本土化的意象构成的神奇世界,这些意象深深扎根在中国的乡土中,其中的象征意义也更容易在文化层面上得到认同。
贯穿全文的是“麦河”这一独特的意象。“麦河寻源”更是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凡是鹦鹉村的人想要做大事,都要到麦河的源头走一走,这是对民族地域文化源头的追寻,更是地域精神发源的源流。与麦河相伴的是“麦香”这一意象。在作品中,通过味道的改变,外现出人物本质的变化,同时这种人性的变化并不是单一的,当桃儿在后来的生活中找回自己曾经丢失的美好品质之后,身上重新出现了麦香,这都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关仁山的书写不在于惊人的变形和夸张,而是时时处处营造出一个象征和隐喻的世界,并与生活在其间的人物命运以及社会变迁遥相呼应,这些象征性意象构成具有明确象征意义的魔幻世界。
(二)饱含深情的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演绎
在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继承使得当代作家写出了独具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作品,而对外来文学的借鉴学习则为我们文学的发展找到新的参照和新变的武器。
关仁山在小说《麦河》中有对麦河地区的神秘莫测的民俗的描写,构成了其笔下“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民俗描写侧重于精神方面,包括民间信仰、禁忌、巫术、民间艺术等等。在思想上,正如题记“万物与我共生,天地与我为一”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作品中无处不在。从传统的传说中汲取现实的基础,魔幻而不失其真。作家在书写鬼魂时,是以本土的鬼神信仰基础的,又从中国自古以来的唐传奇、志怪等小说中汲取“魔幻”的影响。关仁山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打破生死的界限,不是让魔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直接打通,而是通过一个具有神异功能的白立国和一群具有民俗特色的泥塑来连接鬼魂和活人的世界,这样既不损害作品的现实主义书写,也构成了与现实世界相关照的魔幻世界。在书写中更突出了中国传统民俗中所具有的“魔幻性”,深化了其中的本土化色彩。
综上所述,关仁山的《麦河》是在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余热和先锋小说退潮留下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中国乡土农村现实的书写。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魔幻意象、对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演绎,构成了魔幻表象下的中国式书写。因此,关仁山《麦河》体现的“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既是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发展变异的新探索,也是对中国乡土小说书写新形式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加西亚・马尔克斯、普利尼奥・阿・门多萨:《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版.
[2]李长平. 民族特色:魔幻现实主义的内核[j]. 金沙江文艺,2006,(3).
篇6
[关键词]象征人类学;意义;象征
象征人类学是当今人类学研究领域前沿的理论流派之一。它对目前中国学界影响很大。但是这个流派所奉行的“意义”与“象征”两个核心概念很抽象,加上相关的著作读起来比较艰涩,容易使初学的人感到困难重重,难以把握,因此,有必要作一个比较通俗且系统的介绍,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把握象征人类学流派。
一、象征人类学的理论背景
20世纪60年代,笔者认为可以把这个时间看成是人类学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原因在于1960年以后的30年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动,殖民地纷纷独立,获得自己的主权。在西方国家内部,经济危机、种族纠纷、都市秩序的恶化等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纷乱的变动,促使人类学者重新思考学科的人文价值、研究取向和思想方法,使得人类学学科内部的各个分支领域思想异常活跃,新观念、新方法、新学派层出不穷,如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结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理论和反思人类学等,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理论多元时代。但是,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人类学者对各理论之间“划定派别的界限”却莫衷一是,感觉学派阵营逐渐淡化,难以再像从前那样进行断代式的学派分析了。正如人类学家奥特纳在《60年代以来的人类学理论》一文中所说:“虽然过去人类学从来也没有以单一的范式统一过,但是至少当时有一些大的理论可供学者相互攻击。现在,即使是这样的讨论,学者们也对之淡漠了。我们不再互相谩骂。我们不再以派别来划定我们之间的界限,或者说即使我们能够划定派别的界限,也不知如何为自己定位。”造成这种“不知如何为自己定位”的理论多元化的局面,究其原因正是结构主义后人类学者失去对大范式的信任的表现。笔者曾经试图把象征人类学与解释人类学、符号人类学截然分开,想在它们之间划上一道清晰的界限,但最终归于徒劳,其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对立淡化了,相互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只是彼此仍有些差异,但很难再把它们划分清楚。
20世纪60~70年代的10年间,列维一施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席卷欧美人类学界。结构人类学依靠抽象推理,把人文现象全部归结为深层文化语法结构,对人类学田野工作中见到的丰富现象无计可施。这个学派很快就面对一个来自人类学内部的挑战。一批以“后结构主义”为理论追求的学者,在列维一施特劳斯出版他的大作不久,就提出了一大批有关人类学研究原旨的问题:我们的学术使命是推理,还是参与社会中的文化感知?人文现象的基本特质是丰富的表象,还是深层的无意识结构?人类学者从事的职业是具体的田野工作,还是书斋式的思辨?
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促使人类学者对自身的实践与职业进行了反思,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造成了认识论虚无主义的流行,诱使一批学者落人空谈,忘却了“后结构问题”的原意。所幸的是,自结构人类学提出之后,另一批不十分愿意提倡“主义”的人类学者,就已开始另一番实验。漂离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人类学家,潜心于人类符号体系与仪式行为的研究,通过对人类心灵及社会格局的深入探究,为人文类型的知识宝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现在,人类学者公认这些新一代大师代表了人类学的“象征论”时代。埃德蒙特·罗纳德·利奇、维克多·特纳、玛丽·道格拉斯与克利福德·格尔兹等,便被认为是象征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解象征之间的关系以及象征在被研究者的举止和思考中的地位。也就是说,象征的意义在于它们是个人经验与社会事实的中介,人们通过象征对外部世界及其变化进行自我调适。
因此,我们可以对象征的特点作一个简明的概括:第一,象征具有两极性。象征必须具备用于象征的事物和象征所表达的意义这两极。用于象征的事物往往具有自然性特点,与属于感情方面的人类体验有关,象征所表达的意义往往是社会组织的原则、社会固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某些其他思想观念。第二,象征具有多义性。多义性指的是每一个象征都是以最简明的形式来代表许多事情。第三,象征具有综合性。综合性指的是对彼此矛盾或相异的观念和事物的某种统合。象征人类学者的研究任务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去揭示这种象征表达的意义,揭示这种表达意义的多义性,以及昭示这些多义性所具有的统合性。
四、主要代表人物的简介与思想
1.利奇
对象征人类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类学家首先是英国的埃德蒙特·罗纳德·利奇(1910~1989)。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医学。1933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贸易公司中国分公司任职,但不久辞职回国,成为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1939年起开始研究缅甸的克钦人,然后参军(驻缅甸)。1946年担任伦敦大学讲师,次年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起获得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1971~1975年任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所长,1975年被授予爵士爵位。主要著作有1954年的《缅甸高原的政治体制》、1961年的《普艾里亚:一个锡兰村庄》、1970年的《列维—斯特劳斯》以及1975年的《文化与交流》。利奇的象征人类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对神话、巫术、宗教、仪式等方面的研究。
第一,利奇区分了符号与象征的关系。他认为,符号表达了一种内在的关系,它与它所表达的事物属于同一个文化背景,是一种转喻关系。例如用皇冠代表王权;而象征则代表了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事物。例如在《圣经》中,蛇在伊甸园里是邪恶的象征,但蛇的动物学语境与邪恶则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仅仅是一种隐喻关系。
第二,利奇认为,在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论中,象征被看成社会种类的反映。例如,宗教仪式就表示了“社会结构”。利奇同意斯特劳斯关于人类思维结构本质上是二元对立的观点,认为那些不能够被明确划分为二元对立的某一极事物就成了禁忌。禁忌来源于焦虑,而焦虑则是因为不能够把某一事物明确地划分到某一类别,于是就把他们列为禁忌。例如,图腾既属于自然物种,又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是人类的祖先,所以,图腾也就成了禁忌。
第三,仪式在利奇的人类学思想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仪式是用来表示在结构系统当中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体的地位,在这个系统当中发现自己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存在物。这就是说,仪式并不是像先前的人类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用来描述出现神圣场所的社会行动,而是用来彰显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象征系统。利奇反对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凡是社会行动的背后都有其行动的目的,这种目的就是用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利奇认为,这种与需求相配的社会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克钦人种稻子当然有为了解决“饥饿”需求利用简单的农具从事劳动,然而,克钦人的劳动还有其他含义:克钦人是按照他们传统的劳动程序来从事生产劳动的,在这样的劳动习俗过程中,有许多在我们外人看起来是无足轻重的装饰品,是没有什么功能的习俗,它也许只是一种点缀。但恰恰是这种不必要的点缀才使得克钦人的劳动成为一种真正的克钦人的劳动,而不仅仅是出于功能目的的劳动。所以,习俗对于生活在这个习俗当中的个人来说,这些习俗事实就成了他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的整体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象征活动和一种表征。
第四,神话是对仪式的补充,神话包含仪式,仪式同时也包含神话。利奇认为,神话是一种以词语的方式“说出了”一种陈述,而这与仪式行动所作的陈述有着相同的内容。文化也是如此,这三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例如,结婚文化,克钦女子在结婚时要带头巾、留短发、不戴帽子,而英国的女子则穿婚纱、戴戒指。这中间的文化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其象征意义是一样的,那就是:女子都存在着社会地位的改变,头巾(戒指)成了女子社会地位的一种陈述。
2.特纳
如果说利奇是从结构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折人物的话,那么特纳的仪式研究则把象征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被认为是戏剧论象征主义者,他是苏格兰人,是曼彻斯特学派成员之一,1964年加入美国籍。特纳受涂尔干社会学的影响,侧重从仪式的象征解释中去把握社会秩序的再生产。代表作为《仪式过程:结构与非结构》(1969),另外还有《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恩丹布农村生活的研究》(1957)、《从仪式到剧场:人类游戏的严肃性》(1957)等。利奇重视从结构论角度研究象征的理论,而特纳的重点是把象征作为动员、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原动力加以研究。特纳所关注的不仅是逻辑构图,还包括动态象征性。因为,他通过对治疗礼仪中的礼仪象征研究,深刻认识到象征所具有的作用。 转贴于
第一,特纳对利奇等人的社会结构观持有异议。作为格拉克曼的传人,他很擅长曼彻斯特学派的冲突与意识研究。他认为,社会一方面是由有秩序的社会关系及规范范围内的结构领域构成,另一方面是由超越公共纽带和地位、身份差异的反结构(或反社区状态)构成的。社会结构充满着冲突和分裂,而社会结构之所以始终是完整的,仪式在其中起着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作用。由此,他展开了大量的政治仪式研究,力图从仪式的象征森林中获得对政治结构的理解。这一研究在《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中就开始了。
第二,关于象征,特纳认为,是自然的代表具有类似性质的或思想上或实际上有关联的事物,但必须将符号与象征加以区分,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象征相对而言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表达。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这些未知事物的含义。特纳将象征的性质分为两极:一极是“生物学现象”的象征代表物,它与一般的人类情感体验有关;另一极是与“道德规范的价值”有关。这两极象征又都具有多义性与统合性。所谓多义性(又称浓缩性)指的是每个象征都以最简明的形式来代表许多事情;而统合性指的是象征对彼此矛盾或相异的观念和事物的某种统合。一般来讲,越主要的象征越具有多义性与统合性。因此,象征就是人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和人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结合,是人愿望的表达。另外,这两极并不单纯地属于静态认识的范畴,它们也会发生变化,产生逆转,“生物性指示对象”可能会变得高尚,规范性价值也可能会带有感情色彩。
第三,对于行为的象征性及社会功效,特纳在《仪式过程》中给予了全面的阐释。此前,范·盖纳普在其名著《通过仪式》一书中已经精辟地分析了仪式的三重模式:分离、过渡和融合。从一个群体过渡到另一个群体,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一种状态,仪式就是确认这样的过渡和转变。特纳有了更多的发展,这就是仪式和象征的结合。他认为,过渡仪式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一种功能关系,它们是“社会的戏剧”,是人类学家观察社会的“剧场”。而象征,就是把身体的、道德的、政治经济的力量变为现实的手段,这种象征在体现人生转折的临界状态中,或者在社会遇到历史危机时,都可以特别明显地发现。可见,象征的存在是有其时间限制的,是可以随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其意义的,或者在社会变化之后,一些被忘记的象征,又被赋予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意义。这是因为,象征在治疗的礼仪中可以发挥力量,同时也可以在危机的时代使社会团结抗敌,产生一种一体感。
第四,特纳虽然主要研究表达未知的象征,但并未忽视对表达已知事物的符号的研究。他并不强调符号作为意义载体和世界观载体的角色,而是将它们看成社会过程的因子。这些因子在一定环境下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任意组合,导致社会转型。
3.道格拉斯
另一位重要的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出生于意大利的女文化人类学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das,1921~)。她曾经在伦敦一个修道院读小学和中学,后进入牛津大学学习,1943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战后返回牛津大学,她跟随埃文斯一普里查德学习社会人类学,同时前往比利时所属的刚果殖民地的莱利人那里做田野调查,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1951~1977年在牛津、伦敦大学教学,1977~1988移居美国到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书,1988年返回英国定居至今。主要著作有:1963年的《卡塞的莱利人》、1966年的《洁净与危险》、1970年的《自然的象征》、1982年《风险与文化》、1986年的《制度如何思考》以及1996年的《思维类型》等。道格拉斯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人类社会的象征现象上。关于“洁净与肮脏”的研究,是她最重要的象征人类学思想。
第一,通过对旧约圣经的解读,她认为,凡禁忌物都带有两义性因而无法明确归类的东西。在旧约《利未记》中,耶和华对摩西以及亚伦说:“你们晓谕以色列人:在地上一切走兽中可吃的,乃是以下这些东西,凡碲分两翼反刍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但是,骆驼不可以吃,因为它反刍但不分碲,猪因为碲分两瓣却不反刍,也不可以吃。这些走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了你们也不可摸,它们都不干净。水中可吃的,乃是这些:凡在水里、海里、河里,有鳍有鳞的都可以吃,无鳍无鳞的都不干净。凡有并用四足爬行的动物,你们也都不要碰。”对于这段话,道格拉斯结合旧约《创世纪》的观点,认为,如果把整个宇宙分为三个层次——大地、海洋以及天空,那么,利未记则采用了这种分类,并分别给每一领域以适当的动物生活,任何一种动物如果不能被归为陆地、海洋或天空中的一种,不管它是介于两类之间的动物,还是缺少任何一类明确特征的动物,只要它被这个领域所排斥,它就是不正常的动物,是肮脏的动物,是对神圣的亵渎,因而是不可食用的动物。这样就可以成为一种禁忌物。
第二,不仅动物的分类是这样,人类各种事物乃至社会秩序的分类也是可以从肮脏与洁净这个角度来分析的。在她看来,东西的肮脏与洁净实际上取决于人类的分类系统,也就是人类对于某物的“处置”,也就是某物在该体系中的“位置”。例如,衣服上的菜叶、地毯上的纸屑、餐桌上的鞋子就被认为是脏的,会产生本能的讨厌。看起来似乎这些东西就是脏的,其实不然,因为这些东西如果分别放在盘子里、桶子里以及地上就不是脏的了,而且会很舒服。所以,洁净与肮脏取决于分类体系以及事物在该体系中的位置。这就产生了社会秩序。
第三,肮脏与洁净就是一种象征体系。在社会秩序体系中,肮脏的都是未被这个社会秩序所包容的事物或现象,相对应的,哪里没有肮脏哪里就有秩序。同时错误的以及不道德的东西也是肮脏的。
第四,仪式与现代性的关系不十分密切。一般学者认为,仪式以及仪式所承载的象征是空洞的形式主义,现代人将更加理性,而原始人或生活在部落中的非西方人则更盲从、更轻信、更宗教,因而也就更注重仪式化。可是道格拉斯认为,这两者没有必然的关系,重视仪式的不一定就是原始民族或部落,反之,注重理性的民族也不一定就是现代性民族。例如,南非的俾格米人,根本不具备所谓的“现代性”,也同样没有什么仪式活动,他们同样“世俗”得很。反过来,新教改革以后,现代人(尤其是基督教徒)不再强调外在的仪式而注重内在的体验,这就意味着信徒们现在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日常行为,这也不等于说现代人的宗教意识淡薄。
4.格尔兹
格尔兹是象征人类学研究行列的一员,也可以说是这个行列中最为显赫的大师级人物,他把象征人类学推向了顶峰。格尔兹于1926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一个土木建筑工程师的中产阶层家庭。他3岁时因父母离婚,而被收养并一直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乡间的养父母家中。二战后,就学于俄亥俄州的安帝奥克学院学习文学与哲学,1950年毕业并获得了该校的哲学学士。此后几年,他一直受到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于1956年进人哈佛大学社会学关系学系学习。在此期间,他邂逅了社会学家帕森斯,受其影响,对克拉克洪的文化思想进行了批判。在研究生三年级时,他成为马萨诸塞工科大学国际研究中心的助手,并且于1952~1954年期间参加印度尼西亚研究课题组,初次对爪哇进行了考察,形成了浓厚民族志色彩的《爪哇宗教》一书,并以此书获得了人类学博士称号。该书初步显示了他对人类宗教生活与符号体验的兴趣。而1970年以后《文化的解释》(1973)和《地方性知识》(1983)两卷论文集的出版,充分地反映了格尔兹成熟的象征人类学的思想和风格,更是经历了三年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之后重新转至对于符号和文化的关注的“回归”。
格尔兹主张,人类学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在于运用“科学”的概念去套用“文化”的整体观,也不在于像结构主义者那样,从形形色色的文化中“总结”全人类共通的认知语法,而在于通过了解“土著观点”,解释象征体系对人的理念和社会生活的界说,理解“地方性知识”形成的独特世界观、人观、社会观念背景。他把这种象征人类学称为“文化的解释”。在格尔兹之后发展起来的象征理论,深受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概念的影响,但力图以“后结构主义”为标签,一反结构主义对“语法”的重视,反对“系统”的论点,主张从个别概念出发,探知文化的逻辑。
格尔兹把文化界定为一个表达价值观念的符号体系。他认为,文化就是社会行动者利用象征符号为自己制造的意义和组织的逻辑。象征符号规定人们如何理解和看待世界。符号的灵魂是它代表的意义。这个意义只为行动中的人所知,而行动中的人又随时随地赋予旧符号以新意义,所以人类学家对文化符号只能尽力理解并作深度解释和描绘。人类学家的工作实质就是倾听研究对象的解释,再用自己的作品(民族志)向读者解释这种解释。这也是格尔兹后来对象征人类学的概括。同时,格尔兹更把文化主要当成一个象征的宗教体系。于是,在《文化的解释》一书收入的论文具有很强的宗教、符号及仪式诸方面的倾向性。其中,“宗教作为文化体系”鲜明地把宗教现象界定为一个文化的体系,指出宗教首先是符号的表述,而符号所承载的就是“意义”,即包括认识、情感、道德在内的一般性思考,这些正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果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那么作为符号载体的宗教就可以说是文化的基本质量。作为文化的符号,宗教展示了社会中的人对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的看法,激励并保障人们的生命延续。
五、相关评价
作为人类理论史又一重大的转折,象征人类学具有如下的理论创新:第一,在研究宗旨上,由于“认为文化是通过象征形式而得以表现的意义的样本”,象征人类学将解释文化事象的意义作为研究的目标。第二,在研究范围上,由于不重视社会结构的分析,象征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神话、语言、仪式、戏剧以及其他一些象征符号。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对象征与意义的重视,象征人类学超越了功能主义强调田野工作与另一些人类学理论流派重视文献研究的对立,方法论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
象征人类学否定了象征是“单纯的符号”、“非事实”、“虚构”等评价,而把象征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积极追求,促进了对事物多义性和现实多维性的理解,给大家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象征研究过去只限于艺术范围,是象征人类学把它推向更广阔的领域中,增进了跨领域的合作;在人类学科内部,象征人类学揭示人类行为表现的研究成果在各个分支学科、流派中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当然,如同其他概念和理论一样,象征人类学在受到推崇的同时,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逐步遭受了批评。比如,有人指责美国人类学家道格拉斯在作出理论解释时,最终也没能避免结构一功能主义的制约。也有人认为格尔兹的阐释思想体系中的泛符号化倾向容易促使臆断,导致分析失去客观标准。甚至有人指责象征人类学缺乏预见性、复现性、可证实性及形成规律的能力,称其为走过头的相对主义。
尽管如此,象征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对于传统科学范式的革新是不言而喻的,它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文化相对主义的问题,不再沿用“我们富有逻辑,你们是糊涂的乡巴佬”这样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正是象征人类学的精神所在,也是后现代主义对于宏大叙事的批判、后殖民主义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判以及对自由思考的追求在人类学领域中的呼应。
二、象征人类学的理论源流
文化人类学对于象征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一些人类学先驱就对象征问题作过分析。在之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又有一批学者陆陆续续地受到许多理论流派的影响,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形成了以象征为研究对象的象征人类学理论。因此,象征人类学的源流较多,具体来说有:
1.理论源流一:赫尔兹的《右手的优越》
20世纪初,法国人类学家赫尔兹(roberthertz。1882~1915)开创了象征人类学的研究,这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右手的优越》一书中。该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系统地研究象征问题的人类学著作。赫尔兹的贡献主要有两点:
一是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左右手所象征的社会含义。赫尔兹发现在人类世界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习俗:人们赋予右手更多的工作,相应地以右手为主而进行活动的人均被视为正常;反之,左手常处于辅助的地位,而以左手为主进行活动的人常被鄙视或打人另类。这一事实虽然遍布全世界,但却未被前人所重视。他从解剖学和遗传学上进行考察,认为,解剖学没有提供人类天生擅长使用右手的证据。从人脑与人的双手关系来看,解剖学至多只能指出,人的双手具有同样的发展潜力。同样在遗传学上,也很难找到使用右手或左手与父母的相关例子。一般来说,那些极少数使用左手的人,其祖先几代多是使用右手。因此,他认为,人类喜欢用右手的倾向是身体外部的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更具体讲,就是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集体观念或集体意识决定的。
二是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解释。例如,原始人将整个宇宙分成二元对立的两部分,社会与宇宙都分为两个侧面,一方面是神圣的、尊贵的、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世俗的、普通的;一方面是强有力的与生机勃勃的男性一侧,另一方面是弱小的与被动的女性一侧;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右的一侧与左的一侧。又如,新西兰的毛利人就将宇宙分为男性部分与女性部分,男性部分包括东方、男性气概、父系血统、创造力等;女性部分则是由西方、恶、死等要素构成。在他们看来,男为圣、女为俗;男女所从事的工作与活动也有严格的划分,绝对不允许混淆。虽然这些解释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是,却推动了后人的进一步探索。
2.理论源流二:怀特的新进化论
20世纪40年代,莱斯利·怀特对象征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认为整个世界由三个领域组成,即无生命的物理领域、有机物现象构成的生物领域和由符号使用构成的文化领域。文化就是人们为了生存下去而适应自然界的一种机制,而没有符号和象征就不会有文化的产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号,使用符号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3.理论源流三:涂尔干的集体表象
法国社会学年刊派的涂尔干有对社会和象征的密切关系的论述。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涂尔干早已论述了观念、象征与宗教仪式表现的社会情景和生活经历,认为宗教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就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他还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了“集体表象”的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中观念与社会的联系,探索个人如何在集体表象中感受自己的集体认同和责任。涂尔干认为,由于象征和集体表象迫使人们服从与人的本能格格不入的行为和思想规则,因此没有象征和集体表象,社会情感便不可能存在,社会团结也难以维系。
4.理论源流四: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象征人类学也十分注重从象征的个人介入、播化、类比、隐喻、联想等概念中汲取养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弗洛伊德的启发颇大。他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出“联想”、“浓缩”、“易位”、“图现”等术语,认为梦的构成因素主要是意象和象征,意象和象征是梦的“组织焦点”或“节点”。象征人类学研究的出发点,类似于梦的“组织焦点”和“节点”的分析,只不过它更强调“组织焦点”和“节点”的社会性。例如,特纳运用结构、反结构、结构三段法辨别仪式情景中的主要象征因素,其分析既有涂尔干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影子,也与弗洛伊德的释梦如出一辙。又如,格尔兹通过巴厘岛表达男子称雄梦想的斗鸡习俗的研究,表现巴厘社会的地位观,也表现了个人行为驱动力的特点,综合了涂尔干和弗洛伊德的影响。
5.理论源流五:列维一施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列维一施特劳斯对象征和文化的独立性的看法,还有埃文思一普里查德(ep)的晚年著作,以及利奇的《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年)对列维一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宣扬和他自己对象征体系的分析,均被后来的后辈吸收,以象征人类学的新形式出现。所不同的是,这些后辈们把文化看成由人定义和操作的符号体系,而不是像结构功能论那样看成带有本体性的制度结构。道格拉斯和特纳就借重涂尔干原始分类的圣俗对立逻辑和列维一施特劳斯的两元对立思想,将其发展成强调分类、仪式和象征的社会整合作用的象征人类学。道格拉斯解释了分类逻辑对人们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无序不立)。特纳提出象征符号不仅是意义载体,而且直接参与或促成社会行动。这一派里的美国人类学家施耐德则提出了象征的结构组织和核心符号等问题,因而更接近列维一施特劳斯的深层结构。但他们都比列维一施特劳斯更强调社会行动者对象征符号的操作,即将象征符号作为社会整合的意识形态工具。而格尔兹虽然属于象征人类学阵营,但他的思想却更多地受到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赫斯科维茨的文化相对论和怀特的文化符号论的影响。格尔兹针对列维—施特劳斯而主张文化的作用和传承机制都不在内心而在外界的象征符号和风范。
可见,象征人类学是一个包容若干不同倾向的大理论框架,它从结构主义中脱胎,但给人类学带来了新的元素。
三、象征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象征人类学在本质上讲就是把文化当成象征符号体系加以探讨的人类学。严格地讲,象征人类学这个名词代指的不是分支学科,而是人类学中的某种研究取向和理论流派。象征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不是封闭在人们头脑里的东西,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公共符号上的体系。所谓“公共符号”指物、事项、关系、活动、仪式、时间等,是处在同一共同体的人赖以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性的交流媒体。人类学界对于“公共符号”如何表述人的存在提出了不同看法。
象征人类学家关注文化的意义,主张人类学的任务在于透视和理解被研究者的观念与象征形态。借用格尔兹的话说,对他们而言,象征是意义的“浓缩形式”,或多种意义的联想。象征渗入社会生活的各层面,用简单的“功能解释”无法揭开它的奥秘。因而,象征人类学所关心的,并非是象征在社会中的实际功用,而是超出“社会结构”的独立的体系,是不同象征之间及象征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本身。象征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象征如何结合成体系,揭示象征如何影响社会行为者的世界观、精神与感知。
到底什么是象征呢?国外学者尼达姆举例说:“这是蔷薇花”这种表述看来是确认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然而若从其象征意义来加以解释,就不纯粹是事实了。当我们看到一朵蔷薇花时,当然可以从植物学出发去定义。但是,假定这朵蔷薇花是用于象征意义的,那么,“这是蔷薇花”这种纯然事实性的表述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送给爱人的蔷薇表示火热的爱情;置于棺木上的蔷薇花表示沉痛的哀思;徽章上的蔷薇具有特定意义;广告中的蔷薇则另有象征。因此,“这是蔷薇花”这种表述在很多情况下与简单事实的确认截然相反。于是,一种表述所表达的意义是不是有扩展的可能性,其来龙去脉与含意是什么,以及怀疑的产生(即新的意义的发现)等,这些都是与象征人类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象征是人类表达社会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重要的符号方式。
象征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意义”与“象征”。“意义”与“象征”两个概念的关系是:无论什么物体、行为、事件、语言,成为某种意义之媒介物的即是象征。但是,象征只有在不同文化场合才能成立而不能在同一文化场合,因此,意义并不内在于象征,象征与意义的结合,并非原本事实。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例如,郭沫若在《炉中煤》一诗中,用“炉中煤”象征“眷恋祖国的情绪”,并不是眷恋祖国的情绪这一意义作为内在的必然一定要与炉中燃烧着的煤的形象之上。
篇7
关键词: 浅层语义分析 语义角色标注资源 语义角色标注
引言
语义角色的自动标注是对句子中谓词所支配的语义角色进行自动标注,是对句子进行浅层语义分析的一种方法。语义角色标注技术在大规模语义知识库的构建、问答系统、机器翻译和信息抽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深入的研究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研究状况:首先,介绍相关的中文语义角色标注语料资源;其次,描述了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中文语义角色标注未来的工作进行展望。
1.中文语义角色标注语料资源
语义角色标注离不开语料资源的支持。英语较为知名的语义角色标注资源有framenet、propbank和nombank等。中文语义角色标注语料资源主要是从英语语义角色标注语料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或参照其建设的。
chinese proposition bank(cpb)同英文propbank基本类似。在cpb中,总共定义了20多个角色,只对每个句子中的核心动词进行了标注,所有动词的主要角色最多有6个,均以arg0~arg5和argm为标记,其中核心的语义角色为arg0~5六种,其余为附加语义角色,用前缀argm表示,后面跟一些附加标记来表示这些参数的语义类别。它几乎对penn chinese treebank中的每个动词及其语义角色进行了标注,国内大多数语义角色标注研究都是基于此资源。
中文nombank是在英文命题库(proposition bank)和nombank的标注框架上进行扩展,对中文名词性谓词的标注。中文nombank加入了语义角色层的标注信息,与cpb一样,也标注了核心语义角色和附加语义角色这两类语义角色。中文nombank中的角色位置有两类情况:一是角色在以名词性谓词为核心词的名词短语中;二是当以名词性谓词为核心词的名词短语作支持动词的宾语时,允许语义角色在名词短语外。
山西大学构建的chinese framenet是基于框架语义理论,类似framenet风格的中文词典。它描述了框架元素的详细句法信息和词汇单元以及参与者框架元素之间的关系。chinese framenet的架构和英文framenet相似,并且有许多只是稍作修改直接对英文framenet进行翻译,但也有一些创新,增加了相应语义角色的汉语名称。目前chinese framenet已经有130多个汉语框架,还在不断补充。
台湾中研院陈凤仪建立了中文句结构树资料库(sinica treebank)。sinica treebank是一个包含语义标记和句法标记的混合语料库。它的基本框架是以讯息为本的格位语法,主要是对小句进行标注。目前己标注了61 087个句子,包含了361 834个词语。语义角色标记共有50多个,基本沿袭了格语法的标记体系,如受益格、感受格等。
北京大学袁毓林教授组织建设的中文网库,是在北大汉语句法分析树库的基础上进行语义标注的,有着更为细致的语义角色设置,尤其是核心论元,分别在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内部各划分出五个子类。具体如下:(一)必有论元:a主体论元:施事、感事、经事、致事、主事;b客体论元:受事、与事、对象、系事。(二)非必有论元:a凭借论元:工具、材料、方式、原因、目的;b环境论元:时间、处所、源点、终点、路径、范围、量幅。
董振东主持建立的知网(hownet)是一个常识知识库,描述对象为汉语和英语的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揭示了概念与概念之间以及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之间的关系。《知网》描述了多种类型的词汇语义关系,涉及了词汇语义的各个方面,着重描述了不同词性的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其别重视名词所代表的概念与动词所代表的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即我们通常称作实体与事件之间的语义关系即语义角色关系,例如作为实体的“医生”和作为事件的“医治”,两者有着“事件”与“施事”的关系。在知网中,800个事件主要特征中的每一个都标识有一个角色框架。
2.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发展现状
2.1语义角色标注的研究最早关注的是英文,随着宾州大学命题库的建立,语义角色标注任务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并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结果。出现了一些相关的国际评测,如conll2004、conll2005、emnlp-conll2007和conll2008都包含了语义角色标注的任务,同时也促进了语义角色标注研究的蓬勃发展。
2.2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工作开展较晚,最早进行研究的是sun等人,当时因为还没有中文方面的专门语料,所以他们只能先人工标记了包含某些动词的语料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后来,伴随着chinese proposition bank(cpb)的构建,就有了一些比较系统的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工作。国内最早关注语义角色标注是刘挺、于江德等人,不过他们研究的重点是提升英文的语义角色标注的性能。
2.3语料资源和中文自动句法分析的不理想等因素使得国内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研究还局限在语义角色分类方面,完整的语义角色标注研究还不多见。虽然与英文方面的工作相比,中文语义角色标注方面的研究仍处在开始阶段,但该项工作已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国内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高校。
北京大学关于语义角色标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语义组块分析和词汇语义特征的语义角色标注;二是利用北大网库的标注语料进行语义角色标注的研究。丁伟伟[1]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组块分析的语义角色标注的处理策略。该方法将中文语义角色标注从一个节点的分类问题转化为序列标注问题,是一种简化的“语义组块识别——语义组块分类”流程,而不是传统的“句法分析——语义角色识别——语义角色分类”的流程。由于避开了句法分析这个阶段,使得语义角色标注摆脱了对句法分析的依赖,从而突破了汉语语法分析器的性能限制。北大网库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语义角色标注资源,改变了以往无论中英文研究都基于宾州大学命题库的标注体系的局面。文献[2]的主要目的是将之前的各种研究方法在北大网库的标注语料中进行验证,考察它们在北大网库标注体系中的作用,进而讨论特征的选择对标注体系的依赖性问题,这种在北大网库基础上建立的语义角色分类系统,在语义角色分类阶段取得与在propbank上相当的实验结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贡献是在不断优化特征和特征组合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方法的实验。文献[3]把汉语的特点与英文语义角色标注特征相结合,构建出一些新的特征和组合特征,如谓词和短语类型的组合、谓语动词类别信息和路径的组合等,并在cpb语料数据上使用最大熵分类器进行了实验。文献[4]以cpb为实验数据,首次将核方法应用于汉语语义角色标注中,通过对已有特征进行组合或分解,提取了更适用于汉语的新特征,得到了接近英文语义角色标注的性能。文献[5]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组合和支持向量机的语义角色标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标注单元是句法成分,基本特征集合是从当前基于句法分析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中选出高效特征,然后选择基于统计的特征组合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在cpb语料上进行分类实验。
苏州大学的研究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名词性谓词语义角色标注,二是以依存关系为标注单元进行语义角色标注。文献[6]和[7]讨论了汉语名词性谓词的语义角色标注特征问题。通过对名词性谓词语义角色标注的研究,探索了新的词汇、句法特征,选取了适合名词性谓词相关的特征集,用于名词性谓词语义角色标注,同时进一步利用动词性谓词已有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名词性谓词语义角色标注的性能。文献[8]提出标注单元为依存关系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经过依存关系分析、谓词标识、特征抽取、角色识别和角色分类,最终在conll2008 srl shared task自动依存分析的wsj测试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结果证明其性能明显好于基于句法分析的srl。
山西大学的工作主要是在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cfn)语料库上进行,文献[9]基于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cfn),采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将语义角色标注问题通过iob策略转化为以词为基本标注单元的线性序列标注问题,研究了汉语框架语义角色的自动标注。模型以词为基本标注单元,选择词、词性、词相对于目标词的位置、目标词及其组合为特征。从cfn的219个框架中,挑选那些例句个数相对较多的25个框架的6 692个例句的语料上进行。对每一个框架,分别按照其例句训练一个模型,同时进行语义角色的边界识别与分类,进行2-fold交叉验证。
其他还有南师大的陈丽江[10]利用清华大学的中文树库(tct),通过梅家驹等人编纂的《同义词词林》对谓词、名词进行划分,建立了谓词词表、名词词表和介词词表等来区分语义角色。在标注过程中使用规则确定谓词论元,使用规则和词表判定成分的语义角色,基于决策树分类的算法,对汉语真实文本的语义角色标注进行了实验。
3.展望
可以说,对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下一步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还很多,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大的方面:
3.1成熟的语义理论。语义角色标注属于语义分析的范畴,离不开语义理论的支持。语义角色标注需要语义角色相关理论、语义分类体系、词汇语义等知识。目前,汉语语义这些相关理论都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语义分类体系,系统地总结语法与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3.2资源库建设。语料库和知识库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两大基础性工程,语料库是对真实语言现象的收集,知识库是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性总结,它们对自然语言处理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语言现象与语言知识的复杂性,语料库和知识库都十分庞大,一般都需要耗费十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来构建。今后计算语言学工作开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语义层次上的语料库和知识库。
3.3改进分析方法。自然语言分析处理的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语义角色标注。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何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语义角色标注任务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无论是基于规则的方法,还是基于统计的方法,它们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得到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同语义角色标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相关,这些也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改进。
参考文献:
[1]丁伟伟,常宝宝.基于语义组块分析的汉语语义角色标注[j].中文信息学报,2009.9,vol23(5).
[2]杨敏,常宝宝.基于北京大学中文网库的语义角色分类[j].中文信息学报,2011.3,vol25(2).
[3]刘怀军,车万翔,刘挺.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特征工程[j].中文信息学报,2007.1,vol21(1).
[4]车万翔.基于核方法的语义角色标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李世奇,赵铁军,李晗静,刘鹏远,刘水.基于特征组合的中文语义角色标注[j].软件学报,2011,22(2):222-232.
[6]李军辉,周国栋,朱巧明,钱培德.中文名词性谓词语义角色标注[j].软件学报,2011,22(8).
[7]徐靖,李军辉,朱巧明,李培峰.中文名词性谓词语义角色标注的特征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1.6,vol31(6).
[8]汪红林,王红玲,周国栋.基于依存关系的语义角色标注[j].计算机工程,2009.8,vol35(15).
篇8
【关键词】象征主义;梅特林克;静态戏剧
象征主义为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象征主义首先兴起于诗歌。它的先驱者,可以追溯到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象征主义后来从诗歌扩展到了戏剧,马拉美没有完成的《海洛狄亚德》可说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先驱。象征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是: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注重主观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
象征主义的产生,在哲学上是由于受到叔未华、马赫和祈康滇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特别是尼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信奉神秘主义,沉溺于个人的返躬自省,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非理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象征主义戏剧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缥缈的、痛苦不堪的,而“另一个世界”才是真正的、善良的、美好动人的,它的目的就在于暗示这种虚无缥缈的“另一世界”,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所谓的“象征”。梅特林克笔下的人物总是定型的,概念化的,正面人物都是美与善的化身,反面人物则是丑与恶的代表。地道的象征主义戏剧则肇始于业后比利时诗人剧作家梅特林克,他被认为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奠基人。
梅特林克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早期的作品充满悲观颓废色彩。这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青鸟》是他的代表作,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以“赞赏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的著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及幻想等特色”,二十世纪象征主义戏剧流派的先驱和开拓者授予梅特林克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
梅特林克的剧作特林克的戏剧以1896 年为界前后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梅特林克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以及其他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人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是无能为力的,人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受命运的摆布,死是生的归宿。梅特林克的前期许多剧作以不同的侧面从抽象哲理角度对人与命运、生存与死亡等问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与严肃的思考,以唤起人们来认识自身与社会.
梅特林克,他于1896年提出的“静态戏剧”观,这一戏剧观念的提出和实践使他成为了二十世纪象征主义戏剧流派的先驱和开拓者特林克对“静态戏剧”在功能倾向方面的论述给人一种生活哲学的意味。他认为,只有静态的戏剧里的人物才“有时间生活”。只知表现“血,表面的眼泪和死亡!因为该去杀死敌人,或情妇,就只有一个固执的想法。”就没有时间生活,处在生活中绝不可能从没有“生活”的戏剧里学到什么;哈姆雷特的延宕给了他生活的时间,相反,被“激情”“暴力”占据的奥赛罗只配远离真实的生活。这是一种生存的状态,过分理性并不是人生存的出处,能安静下来,冷静下来,甚至麻痹自己,也许才是“生活在一种更深沉、更人性、更普遍的真实中”才是找到自己,真正生活的开端。同时,现代人、现代演出也许更需要这样的戏剧,好让人们能从浮华的背后找到俗世的出口。
梅特林克对“静态戏剧”在功能倾向方面的论述给人一种生活哲学的意味。他认为,只有静态的戏剧里的人物才“有时间生活”。只知表现“血,表面的眼泪和死亡!因为该去杀死敌人,或情妇,就只有一个固执的想法。”就没有时间生活,处在生活中绝不可能从没有“生活”的戏剧里学到什么;哈姆雷特的延宕给了他生活的时间,相反,被“激情”“暴力”占据的奥赛罗只配远离真实的生活。等待是人的一种期盼,是一种最原始的渴望。虽然“等待”的结局未必是他们想要的,但是唯有“等待”的这种精神状态的支撑,他们才得以生存下去。
“静态戏剧”是“灵魂的戏剧”“梦游般的戏剧”,它能“把内在和外在的对话混淆在一种表达中”我们不单从希尔达和索尔内斯那里觉察到了这点,从梅特林克的戏剧中,他的理论也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青鸟》中蒂蒂儿与米蒂儿不厌其烦的询问与寻找,他们来到记忆国、黑夜之宫、森林、墓地、幸福园和未来王国,仿佛来到人生的各个时期和境遇,上演着一出寻找幸福的童话剧,向我们宣告静态戏剧内外兼具的特点。
象征主义戏剧家梅特林克的静止戏剧理论是对传统戏剧的反叛,更是对情节剧的否定。梅特林克开创的象征主义戏剧不仅在19世纪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在20世纪有着无法替代的指导作用,乃至今天也折射出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大师离开我们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但他的象征主义戏剧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地屹立在世界文学之林。
【参考文献】
[1](英)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二)[m].刘国杉,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2]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m].周发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4.
[3]马丁·艾思琳. 戏剧剖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36.
篇9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文章通过对人文性这一概念的剖析,并结合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论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现以解读文本为主,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这是对语文学科属性研究的最深入的阐述,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语文学科 人文性 本质特征
(一)
自19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国内学者对于其性质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百余年的时间内,人们对语文学科属性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说、思想说、人文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说等。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近十几年来,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很多。《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应当是多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探讨的总结的体现。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阐述只是停留在一个较含糊的一般认识上,缺少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的实证分析,也就是说对这一命题还不能作出明晰、系统、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能指导语文实践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另外,笔者认为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语文人文性的层面、语文人文性的时代特征等,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将其解决。
所以,探讨语文学科人文性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语文学建设、对于语文教育,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一直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写成此文,以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
什么是“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同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所体现的“人文性”有何不同?语文的人文性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人文”这一概念,既古老而又年轻。成书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代西方的“人文”来源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概念,是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一种以人为中心审视世界的文化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控制。
有学者把“人文性”定义为“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人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充分地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这即是“人的文化性”;但这只是“人文性”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极不健全的方面,因为文化毕竟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所以这种解释的后半部分“文化中的人性”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把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他认为广义的文化结构包括四个层次:
(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浸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三)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反映出的人文性具有多层含义,主要包括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两方面:
(一)物质形态性的,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室、教案、教学设备、作业、语文读物等语文教育资源;
(二)关系性质的,如语文学科的历史沿革、制度规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的关系、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汉语教育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关系等;
(三)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研活动、语文实际活动;
(四)观念性的,如语文知识、思想、心理活动、伦理观念、语文审美、信仰等。
这四方面人文性的含义,哪一种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呢?很显然,前三种只是揭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的一般特征,具有其他学科的共同特征,因此,应属于广义的人文性,不能叫做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是通过文本来反映人类生活中物质形态的人文性、制度形态的人文性、行为文化形态的人文性,同时也反映人类观念形态的人文性。它的存在绝对离不开其他形态的人文性,它区别于其他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观念性。第四种含义,即语文是一种体现在人类观念中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观念形态的人文性,这类形态的人文性应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质特征。
总之,语文学科正是由于其观念的人文特征,从而使得其本身真正负起体现、承载、反映人类文化的任务,使语文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本质特点是指语文主体在从事以解读和创造文本为主的语文活动过程中接受、感悟、体验透过文本所反映、折射出的人文性的观念性活动。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第一,语文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它是外部世界的人文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也包括语文主体自身对这些反映的反映。
第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以语文主体解读文本为主,还包括语文主体所从事的其他活动如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倾听等等。
第三,语文的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综合反映,正因为此,决定了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文彦 蔡名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饶杰滕编 《语文学科教育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10
民族文化和特征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社会的显著特征,犹太民族文化和特征也是如此。虽然随着犹太移民不断地融入到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太移民的诸多问题逐渐被搁置一边,他们可以与异族进行通婚,经济上也开始不断好转。这个时期的东西方冷战思想以及麦卡锡极端主义等文化外在的因素使美国社会淡忘了犹太民族的犹太性。但是这不意味着美国社会完全接受了犹太民族,这只是表明犹太人移居在美国社会中进入到一种更加复杂的社会处境。移民的文化困惑在这个时期没有消解反而更加严重了,反映在犹太作家的作品中就是通过犹太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来表现文化冲突的困惑。这种困惑反映在文学中就是犹太作家通过对犹太民族性因素的挖掘和描写来表现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处境。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以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伯纳德•马拉默德等代表的犹太作家群,他们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通过对犹太民族中的犹太性因素和犹太特征进行加工整合,使他们文学作品中的犹太性表现得极其明显,这与该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有明显的关系。这些犹太作家并不局限于挖掘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同时也通过对犹太民族文化特质的描写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历史遭遇。犹太民族的“犹太性”在犹太作家群中的描写是非常清晰的,这是创作主体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形成的独特内涵,再与美国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形成的犹太文学品质,与其他的犹太性具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犹太性的体现有轻重强弱之分,有时甚至比较隐晦,但是犹太文学的特征与影响力也恰恰体现在这里。比如犹太人出身的卡夫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犹太”的字眼,但是只要仔细地阅读就能感受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犹太特征。因为犹太性与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就是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不断地表现出来。美国当代犹太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索尔•贝娄(saulbellow),他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当代文化赋予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
贝娄在他的作品中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当代流浪汉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贝娄的小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作品中主人公的流浪主要是通过空间的流浪和心理的流浪两个层面来展开的,在空间方面,主要是通过主人公在社会中找不到归宿,不得不到处流浪,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就是空间意义上的流浪。心理上的流浪主要是以主人公心理和情感为主要描写对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找不到心灵的归属和慰藉,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困惑和焦虑之感,这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当代犹太作家在展现犹太民族在精神上困惑与受难的同时也在追寻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贝娄在195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奥吉•玛琪历险记》塑造了出身在社会底层中贫苦的犹太人———奥吉•玛琪。通过奥吉•玛琪自述的形式展示了他的流浪经历,他要做一个自我创造者,他从离开家之后经历了不同的社会生活,足迹遍布了欧洲、美洲,在各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不公平现象。他狩过猎、参过军,也逛过妓院,作者通过奥吉•玛琪流浪生活接触过的人和社会环境,向我们展示了探索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而且他还继续坚持他的理想,在这个世界中不断地流浪下去。在《雨王汉德森》中,作者描写了汉德森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汉德森是个继承大笔遗产的富人,由于对现实非常不满,于是他去非洲旅行,称自己为“雨王”。他在茫茫的沙漠中进行不断地思考、质问和探寻后,完成了自我精神使命的探索。终于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终极目标,他最后回到了美国,抱着一个捡来的孤儿,这不仅是作者的象征意义,而且是他新生活开始的象征。这些小说都体现了犹太作家对犹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把对民族文化与美国生活上升到人类生存的状态。所以,在这些作品中不仅有民族主义,而且有世界主义的存在。这表明了犹太作家在追求民族认同感的时候,往往把犹太人的困惑和追求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追求,具有普遍形而上学的意义。这不仅体现了犹太民族在美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生存困境,而且体现了在民族文化历史变迁过程中犹太作家在美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影响力,体现了他们对美国当代生活的领悟和感知。犹太文学民族性和整合性作为文学现象的特征存在。犹太民族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是以分散的方式居住在各个国家,形成了他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但是属于犹太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为显著的因素,不管历史如何发展,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因为犹太作家群在美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是无法被其他人取代的。犹太文学的整合精神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如犹太作家都能够结合自己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文学作品把它们表现出来。从美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来看,美国犹太文学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当代西方社会正处在传统与现代性的交替转换之中,犹太作家描写的这些困惑不仅是犹太移民在美国社会中的困惑,也是美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犹太作家通过犹太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文学作品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二、犹太性对美国文学主题的影响
美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社会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犹太文学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倾向。70年代之后,美国的多元化思想不断发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社会的许多群体开始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犹太民族也是如此。这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来讲,不仅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慰藉。这个时期的美国犹太文学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美国主流文化却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陷入混乱状态。因此,犹太文化在犹太移民对其认同和挖掘中不断在美国当代文学中体现出来,主要的文学主题就是重返犹太家园,重新审视犹太价值观等方面。犹太民族文化中的犹太性对美国文学主题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和70年代之后。但是在此之后,一些犹太作家开始摆脱犹太性,追求回归犹太传统的趋势。与此同时,美国第三批犹太作家开始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崭露头角,他们追求犹太文化的传统性,文学作品中体现出鲜明的犹太性。比如美国犹太移民的当代作家艾萨克•辛格(isaacsinge)r,他的文学创作是美国当代文学中非常独特的现象,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不仅体现了犹太原始的语言形式,而且小说主题基本上都是表现对犹太传统的回归。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在各种利益与诱惑面前无法自拔,金钱、权利、欲望等都是他们罪孽的源头,都是在最后关头总能悔悟,回归到犹太传统。这些人物形象开始在社会中总是找不到自我,深深陷入各种诱惑之中无法自拔,他们违背了犹太人的原则,背弃了自己的宗教,成为社会的抛弃者。都是在关键的时刻达到了内心的醒悟,于是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他们不仅重新恢复了内心的平静,而且开始了新的人生,这是辛格小说中最主要的主体模式。辛格的《肖莎》充分体现了他作品中的回归主题模式。肖莎是艾伦的初恋情人,小说在开头简单地介绍过她,后面主要讲述了艾伦远离肖莎之后沉溺于放荡的生活,他和四个女人的关系纠缠不清,为了金钱可以放弃作为犹太人的身份。但是当他看到肖莎时勾起了他所有的回忆,艾伦在肖莎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自己失去的美好品质,更是失去了内心的信仰和作为犹太人独有的特征。所以,他决定回到自己以前纯真的生活中去,他为了肖莎放弃了去美国,表现了他对回归犹太传统的坚定信心。这种“背弃—忏悔—回归”的小说模式不仅是辛格小说的主题模式,更是他创作的态度,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现代犹太人只有珍惜自己的生活和犹太的宗教传统,在犹太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洗礼中才能得到回归,才能够真正体会世界的安宁和人生的意义。
三、新时期犹太作家对美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文坛上出现了第三代犹太作家。这批作家与第二代犹太作家有很大的区别,以贝娄、罗斯和辛格为代表的第二代犹太作家的作品具有超越犹太性的意义,但是在这批第三代犹太作家中却有意识地凸显犹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特征,在文学作品中探索犹太人在美国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作家对英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认为英语的运用不符合犹太人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播。这个时期美国当代犹太文学的犹太性就更加体现出来,深入到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个层面上讲,第三代犹太作家的小说不再是美国当代文学中的同化现象,与此相反,他们在犹太文化传统中吸取经验,从历史发展与民族生活中寻找素材,在作品中表现出浓厚的救赎意识和思想观念,而且对犹太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辛西娅•奥齐克、休•尼什桑和库尔特•莱文恩特等一批学者是第三代犹太作家的典型代表。其中成就比较高的要数奥齐克,他希望在英语环境中创作出一种属于犹太人的本土文化,虽然缺乏有力的证据和环境空间,但是他始终认为犹太文化复兴之路一定会到来。在他的论文《创新与救赎:文学的意义》中,他主张人有改变生活的自由和创造新文学的自由。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漂浮:五个短篇故事》中,救赎仍然是他文学的主题。在《普特尔梅瑟:他的工作经历、她的家世和她的余生》中,女律师普特尔梅瑟是犹太文化传播的典范,她有犹太价值观,把自己的命运与犹太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奥齐克通过普特尔梅瑟的行动与思想说明了犹太语言与犹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掌握犹太语言和民族文化传统,犹太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断发扬光大。他的另外代表作《流血》也是突出救赎的主题思想,在这篇小说中奥齐克揭示了犹太人赎罪日的神学意义,向我们展示了犹太叛教者回归的心路历程。《律法》是尼什桑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表现的是犹太人的宗教价值观,小说的主要思想就是肯定上帝对人的圣约,指出犹太人应该遵循古训。故事从叙述一个家庭面临的问题开始,其根源是是否继续遵守犹太教规,是否让口吃的儿子当众诵读摩西律法。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对犹太教规和律法都不屑一顾,他们是被德国纳粹同化了的德国犹太人,心中早就没有犹太人的信仰和追求,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也没有按照犹太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但是德国人对犹太人进行疯狂的屠杀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那点民族意识和犹太情结,父亲决定抛弃祖父的教诲,把属于民族宗教的东西作为遗产传给了儿子,而且儿子非常高兴地承担宗教义务。这部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残酷的杀害,告诫人们战争的残酷性,同时,说明了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盲目地追求同化是徒劳无益的。
这表明了在第三代犹太作家中,他们不断认识到犹太民族性特征对犹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在美国社会中也越来越自信,从小说中反映出的对犹太民族特征的坚守,对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挖掘都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其文学作品活跃在美国的当代文坛,对美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贝娄、辛格和马拉默德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犹太作家,他们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文学主题主要是关于战争带来的苦难,犹太人在美国的身份困惑以及美国对犹太人的排斥等。而且这些作品中主人公大部分是社会生活底层中的普通人物,他们大多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社会中也是流浪汉的角色。但是以奥齐克和尼什森为代表的第三代犹太作家不管在描写主题还是表现手法方面与第二代作家都具有很大的不同,在他们的笔下,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精通犹太传统文化和了解犹太民族历史,都是精通犹太语言的虔诚的犹太教徒。这些在奥齐克的代表作品与尼什桑的代表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