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调研报告范文10篇 -ag尊龙app

时间:2024-03-08 15:4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事调研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事调研报告

人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与建立新型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一种新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人才工作从粗放型服务向集约型服务转变的重要标志。实行人事,有利于人才的规范合理流动和潜能开发,促使人才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促进人才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

一、现状

由于多种原因,华蓥市参加人事的人数少,率低。目前,该市除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少数大中专毕业生参加了人事外,其他大部分人员游离在外。截止去年底,该市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保管各类流动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人员人事档案共计2785份。该市去年毕业报到的大中专生有271人,但无一参加人事;该市共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44人,参加人事的仅有1500余人,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该市企业职工8921人,无一人参加人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人事率低。按政策要求,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企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及其他流动人员都要参加人事,但实际参加人事的人数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大多数大中专毕业生不重视自己的人事档案,也不知道有人事这一服务,认为档案由学校寄回到人事部门就行了;另一方面,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职工个人,大多认为有没有档案无关紧要,认识不到人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参加人事没有积极性。

(二)人事服务缺乏吸引力。人事作为一项服务性工作,一直以来服务内容和形式较单一,多停留在人事档案的保管和查询上,未能在就业、职称评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给人员带来方便和实惠,因而大多数人感觉到参加人事的实际意义不大,而同时还要交纳一定的费,这样就导致人事失去了吸引力。

人事局是主管人事人才工作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政府工作部门。切实处理好公务员事业人员公开考录(聘)、高校毕业生就业、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人事争议仲裁等与广大干群密切相关的人事人才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上述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建立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建设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也是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要充分认识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人事关系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对人事人才工作的领域、任务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才能真正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的公共服务质量,最终为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这也是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关键所在。要集中精力,尽快制定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当前,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制定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单项法规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二是适时研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相关规定;三是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妥善出台地区津补贴方案,探索制定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四是抓紧研究制定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和人事争议仲裁等各项工作的地方性规章;五是积极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人事人才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将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绩效列入机关目标管理考评范围;六是认真做好农村基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充实基层人才队伍;七是认真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政策法规的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合时宜的人事人才管理办法和政策规定。

二、切实办好人事信访,构建和谐环境。构建和谐人事应以处理好人事信访为基础,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第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人事考试、公务员招录、人才评价、专家选拔、工资审批、军转干部安置、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机构编制管理等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社会广泛关注的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严格履行部门职责,坚持原则、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切实把惠及人民群众的各项人事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程序要求,及时依法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三,要围绕人事人才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作为政府人事部门,必须围绕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综合改革,重点突破,全面带动,着力破解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进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程序规范透明。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公正是和谐的基础。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既是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迫切需要,更应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的不懈追求。第一,要不断创新政务公开的理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就是要求对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或需要保密的事项外,都应按照时限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尽可能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率损失,进而维护政府人事部门的公信力。第二,要不断创新政务公开的内容。人事部门要通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来促进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就必须将现有的执行层面上的办事公开,逐步转变到决策和监督层面上的信息公开,使之贯穿于人事人才工作的全过程。第三,要不断创新政务公开的载体。按照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尽快建立起一个互通的政务公开信息平台,才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强化政策决策与执行的监督效力,畅通信息反馈渠道,真正发挥电子政务与网上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务公开在更高层次上对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纠纷调处机制,妥善解决社会矛盾。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一,健全和完善人事执法责任制,不断加强信访工作。要通过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人事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化解矛盾和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第二,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不断加强法制监督。人事部门要本着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对自身行政行为负责的态度,通过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积极履行诉讼义务,主动与司法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的良好关系,依法维护政府形象和公民权益。第三,继续规范申诉控告工作,不断完善公务员权益保障机制。围绕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进一步规范申诉控告工作,畅通公务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救济渠道,也是强化人事纠纷诉求调处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四,以更高的标准开展人事争议工作,更好地发挥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建立和谐人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事编制部门的职能、职责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如何使人事编制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准确寻找人事编制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点,成为我们人事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北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顺利地找到这个对接点更是我们人事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几年来,我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对此做了不懈的努力和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打开了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这里,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下自己在工作上的几点体会,请与会同仁指点。

一、立足实际,找准人事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点

大禹故里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狭谷地带,全境皆山,地势高峻,平均海拔2325米,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落后,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与周边同类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日益强烈。面对这种情况,为尽快找到人事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点,更好地促使人事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深入到全县各乡镇、企事业单位和部分村社开展调研,详细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县人才资源的现状及需求状况,通过认真分析和深入思考,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人才队伍,并以此为切入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另辟蹊径,盘活资源见实效

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干部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到北川工作,而已在北川工作的干部又千方百计地寻求调往外地,一时间,形成了外地人才引不来,本地人才留不住的恶性循环。在成功找到人事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点后,我和县人事局一班人在人才管理、培养、吸引、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开发的新模式—经营好本地人才,引进好外地人才。

经营本地人才,一是从加快本地人才的培养入手,通过整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发挥农村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县级部门的作用等方式,每年将乡村干部、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以农村常用法规、政策、致富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培训,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就这样,培养出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二是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知名专家取得联系,在全县建立了5个专家服务基地,长年开展培训讲学、专家服务,选送人员进修等工作。三是根据县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干部,既统筹兼顾,又适度倾斜,加强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对口援助工作。四是致力打造一支“根在北川”的人才队伍。我们一方面积极寻求省厅、市局支持,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省级部门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并根据实际需求将挂职对象从党政干部向教育、经济、农林水牧等领域拓展;另一方面主动与上级部门及大专院校联系,建立培训基地,邀请专家、学者到县授课和利用现代媒体远程教学的方式,加强对本县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五是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2004年来,我们在市继续教育基地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21余期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班,共培训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0多人次,参训率达99%,整个培训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的同时,我们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认真组织好专业类培训,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六是结合县里人才分散的实际情况,集中优势,把有限的人才资源转化成生产力。通过努力,我们与组织部、科技局等部门共同组建了“小康先导团”,由农业、茶业、林业等6个专业小组组成,聚集了全县各类人才,采取“建基地,上规模;广辐射、促增收;育大户、壮龙头”的办法,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等科技服务。不断加强对人才的经营、开发和利用,积极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盘活了现有人才资源。

按照《省人事系统“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三先三优”的活动目标,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一年来,全局领导班子思想高度统一,全体工作人员步调一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发展和部门自身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明确思路,找准自身建设“三大抓手”

争先创优,关键在人。为把“争先创优”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从自身建设着手,形成了调动全局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三大抓手”。

1、抓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为了建设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通过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全面发展,我们一是规范学习制度。坚持每周六集体学习制度,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每周六同工作日一样准时上班,按时下班,对不能坚持学习的个别干部职工进行通报批评。学习时要求有笔记,有体会,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拓宽学习内容。根据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要求,学习以思想政治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为重点,着眼于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使干部职工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通过加强人事人才理论和人事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不断提高公仆意识和服务质量。三是改进学习方式。采取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和个人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变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各股室还将重要文件汇编成书,人手一册,每月重点学习一个方面的政策法规,月末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公布。

2、抓硬件建设,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为了使硬件设施更好地服务于人事工作,一是提升了档案室功能。我局综合档案室综合管理局机关文书档案和全县干部人事档案,其中文书档案室去年达到了“省二级”标准,人事档案今年又通过省委组织部考核验收,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二是组建了信息中心,建设了局域网。信息中心挂靠教育培训中心,由一人专门负责,每月更新调整机关事业人员库及各类人事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建设本局的局域网,股室之间达到了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基本形成。三是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将我局的工作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其它需要公开公示的人事工作一一在大厅公布,从而使政务公开得到了具体落实,增强了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3、抓制度建设,强化机关内部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一是修订完善了局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小车管理制度、文明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廉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接访制度等,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一系列“约束人”的制度的落实,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按照省国税局的部署和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健全制度、扩大民主、竞争上岗、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促进干部能上能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促进我市国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我局党组和人事部门按照省国税局的部署,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以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着力点,以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为突破口,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保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改革选人用人办法,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一是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把竞争上岗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方式。2001年,我们结合机构改革,制定了《市区现任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市区股所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在全市国税系统全面推行了市区中层领导干部、县局农村副科级分局长及股级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全系统共有269个股级以上竞争职位,371人参加竞争,任职(聘任)269人,落任102人。其中,市区现有科级干部48人参加竞争,竞争后有44人上岗,有4人殿后被转任非领导职务;县局副科级分局长79人报名参加竞争,聘任31名;股级干部293人报名参加参竞,聘任195名。机构改革后近三年来,我局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共组织开展竞争上岗4批次,通过竞争走上领导岗位的科级领导干部16名;新聘县局副科级分局长18名;新聘股级干部48名。我市国税系统把竞争上岗作为干部日常选拔任用、职务轮换的基本形式进行逐步规范,形成制度。竞争上岗工作的全面推行,进一步增强了国税干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为国税干部营造了一个比学习、比工作、比成绩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和完善干部选任程序,着力提高干部选任水平。我局在干部选任过程中,突出把好民主测评推荐关,无论是机构改革、还是基层单位的班子选拔配备、调整交流,都坚持民主测评推荐这一基本程序。民主测评推荐采取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推荐、中层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推荐、干部群众民主测评推荐等方式。由市局人事部门对测评推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交党组,确定人选。2001年以来,我局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扩大干部群众民主测评推荐的范围,在讨论任免干部事项时,我局党组严格坚持未经民主测评推荐的不讨论、未经人事部门考察的不讨论、不符合干部任职条件的不讨论、群众反映的问题未经查证落实的不讨论;市局党组成员达不到三分之二以上不上会。并实行市局党组充分发扬民主,集体酝酿研究决定任免干部,近三年来,我局党组集体研究决定提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24名。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华蓥市人事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自觉把人事人才工作拓展到民营经济组织,主动与民营经济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人事人才问题,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人事服务。

——牵线搭桥,为民营经济拓展交流空间。该局利用联系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协作,组织研讨、交流和考察活动,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维,灵通了信息。

——人才推介,为民营经济注入人才活力。一是帮助民营经济引进人才。今年该市成功举办了2006年公益性凯时k66会员登录的人才招聘会,为民营企业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才10人。二是帮助民营经济培养人才。今年来,该局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45人,使他们逐步成为农业科技产业中的技术力量。三是服务民营经济人才。自2004年起,该局成立了专家服务中心,开通了专家服务热线,对包括民营经济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提供政策人事咨询和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服务。

——人事,为民营经济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该局积极为民营企业代管人员档案及身份的确认、工龄计算、档案工资调整,办理与单位解除聘用关系人员的就业推荐等业务。截至2006年11月份,该局已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服务350多人次,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设立基金,为民营经济加强人才培养正确导向。该局积极建言献策,争取支持,全市设立了企业人才培养基金。

虽然在服务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但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服务的方式和途径上亟待实现四个转变。

按照《xx省人事系统“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三先三优”的活动目标,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一年来,全局领导班子思想高度统一,全体工作人员步调一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发展和部门自身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明确思路,找准自身建设“三大抓手”

争先创优,关键在人。为把“争先创优”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从自身建设着手,形成了调动全局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三大抓手”。

1、抓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为了建设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通过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全面发展,我们一是规范学习制度。坚持每周六集体学习制度,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每周六同工作日一样准时上班,按时下班,对不能坚持学习的个别干部职工进行通报批评。学习时要求有笔记,有体会,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拓宽学习内容。根据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要求,学习以思想政治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为重点,着眼于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使干部职工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通过加强人事人才理论和人事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不断提高公仆意识和服务质量。三是改进学习方式。采取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和个人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变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各股室还将重要文件汇编成书,人手一册,每月重点学习一个方面的政策法规,月末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公布。

2、抓硬件建设,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为了使硬件设施更好地服务于人事工作,一是提升了档案室功能。我局综合档案室综合管理局机关文书档案和全县干部人事档案,其中文书档案室去年达到了“省二级”标准,人事档案今年又通过省委组织部考核验收,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二是组建了信息中心,建设了局域网。信息中心挂靠教育培训中心,由一人专门负责,每月更新调整机关事业人员库及各类人事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建设本局的局域网,股室之间达到了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基本形成。三是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将我局的工作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其它需要公开公示的人事工作一一在大厅公布,从而使政务公开得到了具体落实,增强了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3、抓制度建设,强化机关内部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一是修订完善了局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小车管理制度、文明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廉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接访制度等,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一系列“约束人”的制度的落实,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今年来,我局按照市效能办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人事人才工作实际,以依法行政和规范办事行为为重点,以建设一支“廉政、勤政、务实、高效”的人事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快机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步伐;强化学习树理念,建章立制抓规范,督促检查促长效,树立了部门良好形象,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年建设。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在市效能办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工作的有关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是召开动员大会。年后,局机关召开了机关效能年活动动员大会,党组书记、局长郑正其同志作了动员讲话;二是成立了机关效能年活动组织机构。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郑正其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陈爱国、晏锡林、孙辉、易和生任担任,纪检组长杨旭晨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旭晨同志兼任主任。三是结合人事人才工作实际,制定和印发了《××市人事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确保活动和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四是成立了机关效能年活动督查小组。对各科(室、中心)、县(市、区)人事部门开展效能年活动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和指导,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2、抓好学习教育

抓好学习教育是开展效能年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增强本领,提高了素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为此,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认真抓好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省、市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年的精神。要求每位干部职工在学习中,都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结合实际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使同志们充分认识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增强了干部参与机关效能年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效能年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局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就如何开展好机关效能工作,进行了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和全面完成今年工作任务的有效保证;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现实需要。大家表示要心系群众,扎实工作,热情服务,积极为广大服务对象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和光荣感,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激情、对同志的热情,对群众的感情;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创新性,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人事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人事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谋划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特别是要在“更好”上下工夫。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新形势下的人事人才工作,就是要按照此要求,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引才、育才、选才、用才几大环节,重点抓好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五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批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造就和培养一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适用型人才,为促进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为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调研实践,根据《市人事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人事厅开展调研活动的总体部署,我局采取分组深入各区(县)调研,召开部分市属委、办、局专题座谈会议、局属各处(室)、中心座谈会和向市属委、办、局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听取了群众和各相关部门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总体看来,我市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努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根据中央、自治区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是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人才总量已近8万人,较“十五”末期增长约2万人,年均增长6%。人才学历结构全面提升,研究生以上学历、大学、大专和中专及以下人才比重优化为1.32%、27.87%、31.96%和38.86%;专业技术人才的能级结构进一步改善,高、中专业技术人才较“十五”期初分别增长了27.8%和29.2%。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素质明显加强。截至20*年底,我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重点项目(企业)单位少数民族人才总数已达12513人。

三是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乌鲁木齐市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逐步建立健全了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的“人才绿卡”制度、“人才建档”制度、安家补贴制度和生活津贴制度等。为推进人才、智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的意见》等相关规定,积极编制了《乌鲁木齐市“*”人才规划》。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证。

企业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正确的用人原则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对员工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从而使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中不断壮大。作为长期从事企业政工管理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个人对县镇供水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供排水企业人事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受传统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的长期束缚,部份县镇供排水企业都存在着人事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集权的传统思想在企业中影响深远。由于部份县镇供排水企业仍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企业法人代表仍由政府指派,其个人的禀赋与风格对企业管理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二是简单地把员工视为获取价值的工具,“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尚未被完全接受。三是人力资源缺乏战略规划,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四是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重物质激励而轻精神激励,重短期激励而轻长期激励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传统的人事管理根深蒂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流动体制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实现“人本管理”理念。二是员工培训计划与人才开发利用未能充分有机结合,职教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例关系。三是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员工自我价值实现评价脱节,个人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未能全面落到实处,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对企业的奉献度不强。

二、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特点

1.人事管理资本化:人力资本和资产资本是构成企业资本的两大方面。对于资产资本,企业可以通过获取资源、资金、设备等扩大资产资本。然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非固定式的虚拟脑力资本,无法通过常规市场交易途径获得。企业多是通过外引、内培等多种途径获取优质的人力资本,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整、人员监督措施的完善等。

2.人事管理利益化:通过发掘人的经济价值,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现代社会的企业,招聘发掘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已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是保证企业在市场优胜劣汰潮流中不断前进的助推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以,不造成员工工作能力潜质的浪费是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根本保证。